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理论 >> 正文

提升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中华文化传播影响力

发稿时间:2020-09-12 10:05:00 作者:于淼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进,中华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得到了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传播”并非是全新的文化词语或理念,作为历史话语,已经在人类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中经历了跌宕起伏:在汉民族与北方匈奴的较量中,华夏农耕文明同游牧文明产生竞争与融合;早期的文化与贸易在戈壁中走出了丝绸之路;元、清的铁血武力没有割断汉语和汉文化的传承;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痛定思痛,开展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如今我们加入到新一轮的“全球化”进程中,“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创造了新的环境。其实,从中国历史的文明轨迹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传播这个命题,在历史的任何时期从未中断过,只不过是传播的路径、形态、方式和主客体不同而已。

  随着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不断强化,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存交织中,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抗衡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中华文化传播的使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国际上已经多次深刻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这其实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实现路径。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和而不同”“义利统一”“天下大同”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更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同历史以往相比,培育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此基础上,更大范围地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情感、价值追求和对外立场,也是当前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而在中华文化传播的队伍中,有一部分力量不应该被忽视,那就是来华留学生群体。他们并不是历史上的“远在天涯”的陌生人,而是来华求学的“近在咫尺”的文化接受客体。如何用文化自信、文化资源和文化力量让更多的人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主体,是全球化新时代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的实施并不是盛唐时代遣唐使的延续,更不是简单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的视角转换,而是全球化时期国际教育理念转型和提升的问题。新的历史时期给我们创造了便捷的国际传播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传播主客体成功并精准转化的路径,是我们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径之一。找到这些路径并实现路径传播的效能,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建设的历史发展要求,也能够增强我们国际教育影响力。这不仅是中国对外文化服务贸易产业研究的新视野,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等各方力量在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命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中,我们对来华学生的培养也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风雨雨。从友好国家的互派互访到改革开放后国际教育的起步,这一以青年为主体的外国群体的产生、发展和嬗变历程,是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从这个背景看,把正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称为“国际学生”之时,也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教育自信和教育完善的结果。“国际学生”的称谓不仅在教学管理的字面上省去了诸多麻烦,也同“中国学生”或“本国留学生”区别开来。

  我们在众多高校官网的导航条目中可以看到,一些高校已经将“留学生培养”变为“国际学生培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针对学生群体的概念切换,也不是简单的英语对译,这其中前后语境的内涵和外延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外国人到中国学习,他们从“请进来”的近于外宾的身份,到后期的交换学生身份的转变,再到主动将中国变为留学目的国来谋求个人发展,都说明了我们高校国际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他们中有中国政府奖学金获得者,也有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达到了我们设定的“门槛”和标准被“招收”进来的国际学生,从学习汉语、体验文化到“攻读”学位,这些身份和留学动机的变化也记录了我们在国际教育中发展的轨迹。2018年9月3日,教育部颁布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下称《规范》),该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本规范尊重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为学校的个性发展和办学特色提供充分空间”。由此表明,来华留学生教育可以因地制宜地保留个性并发挥特色。但是与此同时,国际学生教育的质量和规模之间的矛盾、管理和服务的矛盾、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也都表现了出来,这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需要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制定出成熟的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中华文化的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是否具有全球视域,这个重要的命题已经进入了中国社会实践与理论视野中。面向来华国际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这个课题,我们没有以往的知识框架可以运用。仅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学生来说,英语并不是他们的母语,他们要一边学习汉语,一边理解我们的文化。即使是简单的知识概念和文化输入,在课堂教学中也很难把握,实践性的教学操作也让长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传播者没有规律性的教学体系可遵循。此外,国际学生对中国的文化深层体会上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同,但是发生的场域很有限,以至于很多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们眼看着一批来了一批又走的来华国际学生,都发出这样的慨叹:“如果他们再来,我们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呢?”他们当中有些人的确可以有“下次”,有些可能是第一次来华留学,也是最后一次。转换视角看,高等教育中的来华国际学生培养和汉语国际教育是中华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好好挖掘这一互动过程中的亮点实在可惜。

  今天的中国,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发展成绩,同时也面临新的文化沟通和理解的问题。我们今天依然面临着许多误解和质疑,有些学者说欧美很多人会始终带着有色眼镜看我们,就如同我们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是来华留学的青年群体不同,他们或许也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或错误认知,但是他们毕竟是来了,而且是以学习者的身份,无论是为了追求学历还是短期语言进修,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身在中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这个时代也成为了一个中国文化建设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高峰期,通过日益丰富的融媒体和自媒体,通过日益发达的通讯传播,高等教育有责任让世界青年对我们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加了解和认同。

  我们坚持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培养来华国际学生时也要有教师的信念和灵魂。教师信念要有理想支持,有教学理念做具体指导,反映在文化传播中,就是一种坚定的弘扬中华文化的理想和理念。在教学环境中利用一切机会,将汉语技能教学和中华文化的魅力介绍清楚,讲述明白,让青年人沉浸于文化研讨的氛围中,这种教学既会给学生带来汉语能力超越日常交流的成就感,又会引导他们对自身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反复思考。

  最好的中华文化传播内容就是我们充满理想和奋斗精神的社会现实,形成文化传播的基础是美好和谐的社会生活;最科学的新路径,就是促使来华国际学生自发地产生这种传播主体的时代意识。孔子说“修己以安人”,我们加强了自身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种努力和精神就一定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让来华国际学生自发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这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所形成的自觉担当,也是当务之急。(注:本文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0年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宣传部等部门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

  (于淼 作者系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乔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