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理论 >> 正文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家国情怀

发稿时间:2019-03-07 15:21:00 作者:王永祥 杜祎娴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永祥 杜祎娴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修、齐、治、平”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得家国情怀镌刻进了国人的心灵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并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紧密相连。新时代,要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家国情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家国情怀接续民族进步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创造过灿烂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从“修、齐、治、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家国情怀将亿万个人与家庭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共同赓续起民族进步的精神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志士仁人胸怀家国、矢志不渝、砥砺前行,支撑起民族进步最坚强的脊梁,成为了民族脊梁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每当到了紧要关头,在家国情怀的激励下,都会激发出冲破险阻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近代以来,在社会变革的潮流中,中华儿女更是舍身忘我、不怕牺牲,舍小家而顾大家,为谋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而不懈奋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民族复兴迎来了光宽前景,为每个人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出国门干事创业提供给了广阔的舞台。时代激励我们更加需要我们弘扬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与时代同频共振,自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建设美好的家园,做出不愧于时代的业绩。

  家国情怀凝聚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和睦兴旺,社会就会和谐进步,亿万家庭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最终凝聚成国家的蒸蒸日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家国情怀也在历史的发展中展现出不同社会的精神风貌,并在社会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融言传与身教于一体,是社会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场所,对个体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最原初、也是最持久的作用,最容易引导家庭成员实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任何时代,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幸福能够促成社会风气的优化,凝聚成社会发展的动力。“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新时代,要弘扬家国情怀,为社会发展汇聚不竭动力,家庭就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弘扬传统家庭美德,把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的思想观念落实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把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内化于家庭教育中,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培育文明风尚,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家国情怀激发个人成长的向上追求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家国情怀鼓励人们从自身做起,由近及远,积极投身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并勉励人们从家庭做起,从修养身心开始,从家庭日常生活做起,淬炼社会发展所需的真才实学,培养未来干事创业的优秀品质。古人讲“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国人素来追求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并进而把这种良好的愿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子女也能够为国家、民族有所作为和贡献,这既是中国家庭也是中国人最普遍、最淳朴的情感。这种情结激励着一代代国人积极入世,在助力社会进步中推动家庭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新时代,每个个体要弘扬家国情,就要明德守礼,就要从家庭生活中养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良好生活习惯,要在家庭生活中并通过家庭主动习得基本生活本领,自觉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投身社会、奉献社会、造福社会,做新时代文明风尚的积极培育者、塑造者、践行者。此外,要结合自身成长、学习、工作等的经历,讲述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厚德载物、开放包容、求新求变、继往开来、和平友善的价值理念,内化为自身成长向上的养分,在家庭中积极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氛围,珍惜时光、探求知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课题:本文为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家风及其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C710072),2018年度兰州大学中央高校自由探索项目“传统家教视阈下的现代家庭德育困境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8LZUJBWZY106),兰州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永祥,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杜祎娴,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