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理论 >> 正文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共同迈向富裕之路》的深度解读

发稿时间:2018-09-04 08:42:00 作者:孟雷 来源: 中国青年网

  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题为《共同迈向富裕之路》。这一演讲凝聚共识,振奋人心,不仅展示了中方对中非合作一如既往的赤诚和坚定,也勾勒了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那么,如何深度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主旨发言呢?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可供参考。

  一是非洲梦与中国梦平等合作,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强人所难。这是中非合作相较于西方援助非洲最大的不同之处。过去六十年来,西方对非援助往往以非洲多党制、民主化和私有化为前提,累计输入过万亿美元的大规模、无效的援助。但是,中方始终与非洲友好合作,平等互利,尤其自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在促进非洲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中国梦尊重非洲梦,为实现各自梦想,双方坚持平等合作,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非洲国家普遍有着追求独立自主、经济繁荣和民主权利的梦想,中国梦与非洲梦恰恰在本质上是互相兼容、合作共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12亿多非洲人民也在追求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中非有着共同的发展诉求,我们愿同非洲兄弟并肩奋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走上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之路”,而这也是非洲梦和中国梦平等合作的最大基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美丽前景。

  二是将中非合作打造为“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中非合作植根于传统友谊,有着六十多年的合作历史。从历史上来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也曾到访非洲,中非自古以来就是和平友好的朋友和伙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非合作的未来“是造福中非人民的共同繁荣之路”。中非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尊重、平等合作;中非合作的路径是在互利共赢原则下不断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中方鼓励和支持中非相互投资,不追求贸易顺差,愿创造条件扩大进口。”这些庄严承诺和实践其实质是立足于中非合作的传统友谊和合作基础,将其打造为“一带一路”的样板工程,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国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

  三是在衰落的西方民主中构建信念式的中非合作话语。“中非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实现中非共同繁荣,这些都是当代中国向世界发出的非常有力的中国声音和中国话语。这是一种信念式的国际话语,历经六十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而愈益坚定,务实。在当代西方民主逐渐碎片化,如福山所说西方过度关注性别平等、赋权、个体自由等身份政治的今天,西方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分裂和民主衰落的现状,而最重要的经济不平等反而被忽视,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对非援助在过去六十年来不断进行制度式建构和改革却逐渐抛弃其最初坚持的援助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原因。中非合作,无疑是对当代西方对非大规模、无效援助以及西方民主逐渐碎片化,西方身份政治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话语的有力回击。这一话语是自信的、坚定的,富有成效的,是一种信念式的国际话语。这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是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与包容性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完全遵循现有国际通行规则,坚持公开透明,在尊重非方意愿前提下,愿同所有有能力、有意愿的国家加强第三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打造多赢合作平台。”而在对中非企业家提及的四点希望中也提到,企业家应“扛起应担的社会责任,尊重当地文化风俗,重视培养企业声誉,更加注重员工培训和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为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这都表明,中非合作既是中国分享发展经验的过程,又是包容性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过程。中非合作并非标新立异,挑战现有国际发展体系和国际秩序,而是立足于非洲发展实际,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和规则的基础上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促进中非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非合作是对现有国际发展体系的有益补充。中国在向非洲分享其亟待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经验同时,也应积极学习西方在国家能力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人权保障等先进经验和成果,从而不断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东中西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 孟雷)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