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题

发稿时间:2017-10-10 17:3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的产生到现在,关于社会主义是什么或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回答。我国主流理论界曾经长期以前苏联的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正统模式,由于前苏联在上世纪90年代最终解体,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作为社会主义正统的观念受到了质疑,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则出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呼声。

  在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亚太梦”“世界梦”等理念,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际上,从社会主义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三个基本方面,即人类的进步与解放、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可以说,人类、民族、未来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三个基本主题。考察这三个基本主题,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一、社会主义的最高目的是人类的进步与解放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开始,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构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理想,他们的出发点是关注人类的苦难,推进人类的解放和福利。在《乌托邦》中,莫尔借助希斯拉德的口,抨击了“羊吃人”的现象,指出“如果私有制度仍然保留下来,那末,大多数人类,并且是最优秀的人类,会永远被压在痛苦难逃的悲惨重负下。[1]”在理想社会里,由于完全废除了私有制度,人类的福利成为可能。显然,在莫尔那里,废除私有制是推进人类福利的手段,《乌托邦》是他为人类解放提供的方案或者构想。圣西门认为,由于人类分成两个不平等部分,造成了人类力量的大量消耗。“其中人数少的一方,往往把自己的全部力量,有时甚至把人数多的一方的部分力量,用来统治人数多的一方;而后者则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力量用于抵制这种统治。[2]”新的政治制度下的社会组织将把科学、艺术和工艺方面的一切个别的活动尽可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人类达到极大的发展。巴贝夫则相信,他的“完全平等”的社会制度能使地球过上普遍的幸福生活。欧文更是直接提出了“救济贫民与解放人类的计划”。总之,空想社会主义者们“要改善社会一切成员的生活状况,甚至生活最优裕的成员也包括在内[3]”。

  恩格斯在谈到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曾经指出:“例如本书,特别是在末尾,很强调这样一个论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有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只要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还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所以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变革。[4]”恩格斯的这一段话常被用来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性,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第一,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有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第二,如果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获得成功,在取得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工人阶级或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然从阶级立场转变为人类立场;第三,社会主义革命相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而言,是相对很短期的行动,也就是说,人类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题,较之阶级斗争作为主题,更具根本意义。

  致力于人类的主题也体现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中。社会主义运动主张人类和平并作出了努力,一战之前的第二国际在其巴塞尔大会上表达了反对战争的意愿,二战时期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际问题上,中国成为推动和平解决的中坚力量。在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上,中国表现了积极参与的态度;在推进非洲等落后地区的发展上,从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施行援助;这也是社会主义中国致力于人类主题的表现。

  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具有人类意义。近现代的社会主义运动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与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在生产力水平上具有同时性。资本主义强调人的行为自由,相信“看不见的手”的调控作用,对社会历史运动的自发性往往采取放任的态度。社会主义运动则试图跳出资本主义的窠臼,相信人类理性的自觉,主动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为人类提供了社会模式的新选择。在客观上也给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反观自身的借鉴,使得资本主义社会有可能在这种反观中改进自身。

  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具体的民族、国家中得到实践的

  近现代的社会主义运动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运动的起源和本质使得社会主义运动在资本主义世界必然受到排斥、排挤,欧文、傅里叶等许多社会主义者进行的社会主义实验都不能成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寄予希望的多个国家内同时发生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不能成功的情况下,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具体的民族、国家为载体而实现的。

  莫尔、康帕内拉、卡贝等构想的理想社会都是以独立的国家为基础的,这些理想社会一般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是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保证了自己内部的净化和稳定,其次是大大领先于世界的生产力,以及因生产力发达而具备的强大武力,保障了他们自身不被周围的国家侵略和消灭,再次是他们保持了本国相对于别国的独立性,仅仅将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保持在本国国民或者说本民族的范围内,乌托邦中有奴隶,伊加利亚中有外国人。乌托邦的原则并不能惠及所有人,只是乌托邦极其人道主义,其中的某些奴隶甚至较之外国的平民幸福。

  值得注意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构建的理想社会强调防守而非侵略。在《乌托邦》中,莫尔反对常备军的存在,尽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乌托邦也尽力避免战争,尤其是避免本国公民的伤亡。乌托邦和太阳城中的设施布局是防御性的。这至少说明,部分空想社会主义者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与其他社会制度并存的,这也就是说,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设想的理想社会并不以世界性革命为其基础。

  在现实的民族利益和民族矛盾面前,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二国际的巴塞尔大会通过了反战宣言,要求各国社会党防止战争,保护和平。但是,大战爆发后,各国的社会党却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固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其中也结合着民族利益和民族矛盾的因素,社会主义者们如果不顾及其中的民族因素,将会有失去群众的危险。同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和苏联从盟友到交恶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例证。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思想,但是,列宁也指出,“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5]”上层和下层都出现危机的时候显然是整个国家或者民族都到了危机关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原因或者导火索并非阶级斗争,而是民族危机。十月革命之前的二月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俄国资本家对沙皇政府不满,“因为沙皇政府没有能力在战争中克敌制胜,在对付革命运动方面也显得无能为力”,也是因为军队的领导者“对沙皇政府完全没有能力领导武装斗争和保证俄国胜利这一点深信不疑[6]”。而导致二月革命后的俄国临时政府丧失威信,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形势的最直接的原因,则是俄军1917年六月攻势和里加战役的失败。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是“国家从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灾难中被拯救出来[7]”。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在民族危亡关头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亡道路而做出的选择。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取得政权,是因为适应了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日本侵华使得整个中华民族面临受奴役的危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不再以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而是积极主动地从事和推动民族救亡的运动,并在民族救亡的运动中发展壮大起来。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之所以被抛弃,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权发动了内战,没有顾及到整个民族的和平和发展的要求。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言,更多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新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话语,已经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中国和苏联之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部分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过程中,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一些则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出现的。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的苏东剧变,仍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几个国家,其建立都与民族解放有关,这应当并非巧合。

  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本民族利益,社会主义运动应当和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得到本民族的拥护,并保卫社会主义不至于被优势地位的资本主义所消灭。在社会主义制度只能在少数国家内成为现实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专注于民族的主题,更好地维护本民族的生存,推动本民族的发展,也有利于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吸引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与此同时,立足于本民族,把本民族的事情办好,本民族繁荣富强本身即是对人类的贡献,也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人类进步与解放,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三、构建并主动创造美好未来是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

  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历史进步论者,他们认为他们所构建的理想社会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或者认为人类理性能够使得社会走向完美。圣西门指出,“必须使社会为自己规定出明确的组织目的,以代替那种空许的造福目的[8]”。欧文认为,他所看到的“可憎的、无组织的、愚昧的、十分悲惨的社会状态”是过去创造的,因而,他主张,“必须利用一切必要的资源,在世界各洲保证人类有令人向往的、组织良好的和文明幸福的未来[9]”。

  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长于想象未来,在创造未来方面软弱无力的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共产党宣言》等多处谈到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而且提出,要以革命的实践来改造社会环境和人本身,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找到了以革命行动创造未来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

  对现实的不满是社会主义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动因。社会主义革命并未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成功,相反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是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首先成功的创造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正是因为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伴之以民族危机,使得整个民族有更强烈的改变现实的愿望,从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可爱的中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积贫积弱时代的理想,而“为了新中国”则是无数仁人志士奋斗的根本动因。

  不断构建并创造未来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苏联所谓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被颠覆,有其国际和时代原因,但也是因为当时的制度已经僵化,社会长期限于停滞状态,人们看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前景。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则正是因为打破了某些僵化的教条,不断改革和创新,使得人们有着更新、更高的目标,从而使得社会主义社会展现出勃勃生机。

  马克思和恩格斯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则表现出与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水平上的同时代性,而且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资本主义制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而社会主义制度仍有待于不断完善,而且国际资本主义主义的整个体系不断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输血,这都使得社会主义国家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正是因为其有着更为远大的发展前景,更为美好的未来。

  社会主义并非自发形成的社会,而是人类理性的自觉建构,社会主义的未来是自觉创造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社会较之其他社会,关注未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四、人类、民族、未来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强化

  以人类、民族、未来作为社会主义的主题,要求强化人们的人类、民族、未来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对人类、民族、未来的观念的强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重要场合和仪式中的强化。我们最常感受到的是三处,一是天安门城墙的左右两边有两条巨幅标语,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里显然强调了民族和人类的两个方面;二是在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上,一般在开幕式上要唱国歌,闭幕式上唱国际歌,从歌词来看,国歌强调的是中华民族,国际歌中则强调国际主义,强调国际的理想在未来一定会实现,显然包含着人类和未来的观念。三是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宣誓中,都要求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显然蕴含着对未来观念的强调。

  第二,在重要政策、决议的中的强化。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报告中往往明确谈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外交问题、国家统一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在外交问题方面,从十六大报告开始就已经提出一个重要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从十六大报告第九部分的标题“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十七大报告第十一部分的标题“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到十八大报告第十一部分的标题“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则表现出从本国视角到人类视角的变化。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的报告都将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联系起来,这无疑是在强化民族的观念。另外,报告一般包含展望未来的内容和对未来工作、任务的规划,这本身是未来观念的体现,而十七大报告中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报告中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则使得未来观念的具体内容更为明确。

  第三,在重要理论体系中的强调。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要求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党的最高纲领要求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对民族观念和未来观念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内在包含着对人类解放的关怀,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际上就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构建,再加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可以说人类、民族、未来的观念全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得到了体现。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思想,都体现了对未来的关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族观念凸显出来,这是因为:1,从理论解读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24个字的“三个倡导”,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这些都是民族主题在不同层面的展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从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力量,获得支持。

  第四,重要言论中的强调。“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是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所说的名句,而习近平在2013年3月21日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话中强调,中国要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主题的关注。在对毛泽东的评价中,毛泽东成为民族英雄,在对中国共产党的定位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民族主题的体现。未来的主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不断被明确提出,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习近平在2014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的讲话中提出,未来可以开创,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14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国庆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先后用了三个“面向来来”。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在展望未来时,他提出亚太伙伴关系要面向未来,共创亚太美好未来。而“中国梦”和“世界梦”的结合,则是人类、民族、未来主题结合在了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在2016年5月17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国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这里蕴含的方法论与社会主义运动的人类、民族、未来主题是相契合的。

  五、人类、民族、未来的主题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人类、民族、未来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历史,但其出发点是寻求原料产地和世界市场,并非为了促进人类的福利,因此,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推动了人类进步也造成了深重的人类灾难。资本主义需要依附于具体的国家和民族,但是资本主义的本性是资本增值,而不是民族利益,因而,虽然资本主义有可能促进民族发展,但是,具体的资本家甚至整个资产阶级同样可能为了资本增值的目的而损害民族利益。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市场至上和自由、民主等原则的迷信,社会发展往往围绕着资本利润的实现而进行,因而难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难以保障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必然性。“资产阶级最重视的原则是:‘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国’[10]”。

  致力于人类、民族、未来的主题关乎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形象塑造。社会主义运动要求吸纳全人类的优秀价值观念,要求具有全球化的眼光,但更重要的是切实地关注人类的苦难,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推进人类的进步与幸福。社会主义运动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但首要的是保障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的统一和团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形象在于其历史辉煌和现实成就,但更在于其对美好未来的构建和创造。

  致力于人类、民族、未来的主题使得社会主义可能成为人们的信念。无论何种价值观念,最终都应当落实为对人的关怀,而人类、民族及其延续无疑是最大写的“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绝非偶然的思想闪光,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致力于人类、民族、未来这三个主题的理论反映。以人类、民族、未来这样的大写的“人”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题,较之致力于某种或者某些价值观念的实现,要更为实在,更为根本,更能突出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也能更好地涵盖人类无限广泛的社会实践。因此,社会主义运动不仅是关怀人的高尚事业,而且因其致力于未来主题而给人们以希望和信心,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社会主义成为信念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运动因其人类、民族、未来的主题而具有巨大包容力,使得最广大的人们产生了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感,从而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在人类主题中,社会主义运动和世界上一切主张正义的国家和人士达成一致。在民族主题中,社会主义运动能够团结整个民族。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各民主党派,实际上是因为看到了共产党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才能在政治理想和阶级利益不同的情况下接受了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进而接受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在未来主题中,社会主义运动能够与一切为了未来,为了子孙后代而努力的人们的活动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运动以人类、民族、未来为主题,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不是僵化地死守既有的原则和观念,而是灵活地调整各种原则和观念的优先顺位。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可以以阶级革命为主要任务,也可以专心致力于民族独立和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可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可以又快又好,也可以又好又快。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但是并不排斥在某一时期突出某个重点。

  因此:

  (1)人类、民族、未来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三个基本主题,这应当成为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的一个角度。

  (2)致力于人类、民族、未来的主题,不仅构建了社会主义的信念基础,也使得社会主义保持其活力。

  (作者:武锡申,单位:中央编译局马列部)

  【1】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56页。

  【2】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63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370页。

  【5】《列宁选集》第3版(修订版),第461页。

  【6】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799页。

  【7】参见《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年(文件与资料汇编)》,1967年莫斯科版,第28页。转引自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832页。

  【8】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44页。

  【9】欧文:《欧文选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9页。

  【10】《列宁全集》第2版第36卷,第180—181页。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