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习近平的改革“精气神”

发稿时间:2016-10-04 08:5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关乎形象气度,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是关系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改革之路,荆棘遍布、阻力重重、任务繁重,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攻坚克难之信念、锐意进取之勇气、百折不挠之斗志、真抓实干之执着……惟其艰难,更显珍贵。回望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深改组奋斗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改革的浪潮在中华大地时刻涌动,饱满激昂、焕然一新的改革“精气神”孕育而生、扑面而来。

  “改”的志——改革的决心坚定不移。不破不立,不立不破,改革是国家发展的最大动力。习近平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过去3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征程强有力地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而今天的中国,同样需要通过改革来获得发展的主动,破解发展的难题,找寻新的增长动力。在新起点上,深化改革既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更是志在必成。自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以来,习近平运筹帷幄,顶层设计,引领着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前行。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个多月后,同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任组长,该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截至2016年9月24日,中央深改组已满满走过1000天。1000天,27次深改组会议,27回习近平作重要讲话、272次提及“改革”一词,162份审议文件……这一连串数字是改革进程的重要见证,也凸显了党中央推进改革的决心与力度。“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磐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习近平铿锵有力的话语,释放出强烈的改革意志与信号:改革的脚步只能也只会向前迈进!

  “拼”的劲——改革的信心与日俱增。从2014“深改元年”、2015“深改关键年”到2016“深改施工高峰期”,从中央到地方,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改革全面发力、多点铺开、重点突破、纵深推进,开出了一剂剂破除顽瘴痼疾的良方猛药。诸如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足球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硬骨头”均被开啃。就像中央深改组第27次会议上所评估的,近三年的改革“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也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些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落地、生效,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对改革的自信,也为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提供十足的底气。改革的自信,是建立在苦干的基础上,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爱拼才会赢。纵然改革阻力重重,反对声、质疑声、唱衰论此起彼伏,但我们无所畏惧、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相反,一个又一个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一个又一个方案配套推出,各个重点领域的改革稳步提速,全面深化改革朝着既定轨道有序运行。亮眼的改革成绩,提振信心,催人奋进。改革大业需要大家一起埋头苦干,奋勇拼搏,攻坚克难。正如习近平在2014年新年致辞中说的:“改革是需要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已经创造了无数辉煌。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勇”的气——改革的动力源源不竭。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既没有现成的改革经验,也没有成功的改革先例,需要改革者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创新,凭借的就是那么一股勇气。倘若没有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勇气,改革事业便无从起步,更不用说打破思想的藩篱,触动利益的奶酪;倘若没有锐意创新、大胆尝试的勇气,诸多改革举措就无法用创新的办法得以破解;倘若没有勇于担责、敢于担当的勇气,我们的队伍便成一盘散沙,碌碌无为,改革便会裹足不前。当前深化改革到了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激发更大的改革勇气。习近平早就强调:“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要前行,我们就必须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闯”的智——改革的方法赢得未来。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决心、信心、勇气,更需要系统谋划、科学方法。方法对路,事半功倍。回望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任务基本上已经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框架正在逐步确立”的良好局面,关键就在于科学施策,而这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大到改革思路、改革路径、改革任务,细到方案设计、评估把关、督查落实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准把脉、精确制导。“改革要做到‘蹄疾而步稳’”、“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改革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敏感问题的改革试点,要确保风险可控”、“改革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纵观27次中央深改组的讲话,习近平几乎每一次都聚焦改革的方式方法。正是以这样一种改革的智慧推进,改革事业得以顺风顺水,改革成果才能次第开花。

  “实”的功——改革真抓实干重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唯有在“实”上狠下功夫,求真务实,付出真功实劲,才会收获真绩实效,梦想才可能照进现实。改革方案需要“务实”,建立在客观现状的基础上,做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老老实实地干、按客观规律干、实事求是地干。改革举措需要“落实”,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否则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到头来沦为“竹篮打水一场空”。习近平一向看重落实,在改革进行的各个环节都善抓狠抓落实。在他27次深改组讲话中,“实”字就出现了121次,其中落实出现46次。他提出了狠抓落实五个到位要求,即“实施方案要抓到位,实施行动要抓到位,督促检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传引导要抓到位……”他还强调:“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改革路上,发挥好“实”功,党和人民的事业何愁不能大步踏前。

  “为民”的初心——改革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告诉我们,改革要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改革红利要与民共享。事实也是如此。纵览深改组审议通过的诸多改革事项,民生领域占据绝大部分,生动诠释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户籍制度改革、医疗改革、生态环境改革、司法改革等桩桩件件相继破冰,“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开通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公务员不当官也能享受官员待遇、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点点滴滴做到了“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各项改革的的确确给国家带来了的变化,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已经越来越多。记得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与人民血肉相连,过去为人民求解放,现在通过改革为民谋福祉,无论改革行进到哪个阶段,只要坚守一切为人民的初衷,改革的路就能走得正、走得更长远。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习近平一个月前的话语言犹在耳。而今我们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1000天的这个特别日子里,梳理成绩、总结经验,并以此为鼓点,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继续前进。我们深知,改革大潮奔流不息,越往前,“硬骨头”越大,“险滩”越多,越需要一股子的精气神。坚持和发扬“改”的志、“拼”的劲、“勇”的气、“闯”的智、“实”的功与“为民”的初心,则改革之精气神,必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成就改革大业,实现美好生活。(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