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理论 >> 正文

习近平的新型网络安全观

发稿时间:2016-09-12 11:00:00 作者:孙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三、整体、动态、开放、相对、共同的网络安全观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分析了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呈现的特点,提出了“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即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相对的、共同的网络安全观。这种网络安全观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要求,亦可称之为辩证的网络安全观。习近平辩证网络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网络安全领域应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产物。

  恩格斯说过:“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整体的构成,而不是割裂的部分;事物是动态的存在,而不是静止的集合;事物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停滞的;事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网络安全作为信息时代的特殊产物,虽然有其特殊性,然而在物质本性上与其他事物并无二样,也应该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

  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网络安全观,指的是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还有其他方面的安全之间的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彼此相连,不可分割。

  动态而不是静态的网络安全观,指的是网络安全是变动不居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正符合物质的运动本性,世间事物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静止孤立的,网络安全始终处于变动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因势而动,树立动态、综合的防护理念。

  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网络安全观,指的是网络安全的环境是具有开放性,任何封闭的行为都是不合适的。习近平反复强调,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应对网络安全,秉持开放的理念,加强交流合作,别无他途。

  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网络安全观,说的是网络安全的条件性,网络安全与时代的物质条件紧密相关,不存在绝对安全,一味追求绝对安全是不现实,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立足于时代物质条件,实现相对的网络安全。

  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网络安全观,说的是网络安全的应对,不是一个部门、某些机构的“份内事”,而是全社会、各部门共同的责任,因此,就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由此可见,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是辩证的大网络安全观。说它是辩证的,是因为蕴含其中的是辩证法的元素。说它是大网络安全观,是因为它突破了“就安全谈安全”的狭隘观念,而是纳入社会有机体的系统之中,因而是一种大网络安全理念。

  四、合作共赢的网络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分析国际网络安全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共赢的网络安全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革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从而为国际治网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指出,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唯一的做法就是各国携手努力、共同应对,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网络安全观。只有加强开放合作,才能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实现网络空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合作共赢的网络安全观,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反映。一方面,网络安全具有全球性特质,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另一方面,世界各国需要一起“商量”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各个国家共同置身其中,只有坚持合作,才能实现彼此的共赢。习近平合作共赢的网络安全观同样给世界各国正确处理国际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视角”。

  五、以人为本的网络安全观

  与以往“见物不见人”的网络安全观相比,习近平的网络安全观是人本的网络安全观,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了网络安全全过程。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网络安全领域,提出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依靠人民”的重要论断,解决了网络安全“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性问题,从而为网络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网络安全为人民,强调的是网络安全的目的和归宿。网络安全依靠人民,强调的网络安全的力量之源。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治网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其网络安全思想的价值追求。从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致辞、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演讲再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核心位置。他指出,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对于网络空间治理,他强调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依法治网。

  习近平以人为本的的网络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网络空间领域的新应用新实践,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新形式新表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习近平才进一步提出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并呼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实质上,维护网络安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也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生活安全。

  总之,习近平的网络安全观体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具有强烈的辩证色彩、鲜明的人本理念、博大的精神内涵,是集视野、方法、理念、胸怀、价值取向五位一体的整体的、系统的网络安全观,是新时期指导我们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指南和根本遵循。(孙强 中央网信办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