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强调了抓落实的重要性,而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落实的效果,如何提高执行力,关键是培养三种“精气神”。
一是极致的追求。这种追求指的是干工作和想把工作干好的一种积极态度。没有好的工作态度,想把工作干好无异于痴人说梦。提高工作的执行力,想干事是前提,一项工作,如果不想做,肯定做不好,如果不想做到尽善尽美,也肯定做不到最好,这就是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古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说的就是要有一种不仅仅满足于把工作做完,更要把工作做到极致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一个人干事创业的动力之源,会让一个人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和生活热情,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的潜能,进而提高工作的执行力。相反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追求,就会陷入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消极状态,执行力也根本就无从说起。一个人只有想干事了,才有可能认真对待手中的工作,才会为把工作做好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会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殚精竭虑、积极作为,提高执行的效率和效益,而不是被动应付、敷衍了事。
二是担当的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担当精神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保障。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做相对而言较容易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干起来不费劲,而且比较容易取得成效。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工作并不都是轻松容易的,相反的,有的工作可能要劳神费力,需要花大心思去研究和琢磨,有的可能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麻烦甚至是失败的风险,而提高执行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问题,首先得直面问题,这个就是担当的问题,敢于担当,就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和困难不推脱、不轻言放弃,敢于迎难而上,积极为化解难题想办法、出点子、谋思路,在破解难题和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丰富和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中举一反三的能力。一棵小树,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会长成坚硬挺拔的参天大树,一艘小窗,只有经受住暴风雨的袭击,才能在大海中渐行渐远。自古成大事者,也必要经历重重困难险阻的考验。一个人只有敢于担当,才会积极的面对工作,才会不避难、不怕难,敢干事、干成事,在干事解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执行力。
三是创新的意识。如果把完成工作和做好工作当作执行力的全部内涵来看的话,那么,创新就是执行力的一种升华。在工业生产中,一项生产技术的改进或革新会带来整条生产线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时候,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也许有很多种方式方法,有常规做法,也有非常规做法,对传统的经验,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坚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学习和继承优秀经验,可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同时也要注意改进传统经验做法中与当前形势不相符合的内容,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做到与时俱进,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日新者必日退,要创新,第一位的就是解放思想这个行动的先导,要克服“稳”、“守”、“怕”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破除忙于事务不思创新、安于现状不愿创新、怕担风险不敢创新的保守封闭思想,注重学习新知识、新规则、新技能,不断丰富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多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始终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思想的敏锐性、思路的开阔性,要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为落脚点,立足工作实际,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许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