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今日话题 >>  正文

要争“一流”先改名?

大学“更名热”的冷思考

发稿时间:2015-09-15 14:4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更名热年年有,今年不例外。日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关于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显示,2015年列入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36所,其中:1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新设本科高校17所,合并调整高校1所。笔者扫了一眼名单,某些经济学院、技术学院等摇身一变,成了省级的地质大学、技术大学,果然是“高大上”了很多,逼格何止升了一级。联想到自己的见闻和经历,笔者不厚道地笑了:还是请同学们选报学校时要认真选择,莫被校名的浮云遮蔽双眼。

  有“好事者”统计,大学“更名风”愈演愈烈,近6年我国有472所高校加入了各种类型的更名大军里。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更名类型: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号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二是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三是用“科技”“理工”等热门词取代“农业”“纺织”,名号越来越“洋气”。分析一下今年的更名战况,大致如也。

  其实,不仅高校更名火热,整个社会更是陷入了更名的狂热之中。城市改名热(湖北襄樊市改襄阳市,云南思茅市改普洱市等)、银行改名热(深圳发展银行改名平安银行,北京商业银行改北京银行等)甚至小学也难独善其身,北京大望路中学合并大望路小学更名为北京市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便是典型代表。再如近些日子受审的“网红”郭美美,其原名本为郭美玲,其母请“大师”为其改的名,据称改了名之后“能做惊天动地的大事”……

  更名热高烧不退,俨然已经成为一场蔓延全社会的流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近6成半的受访者直言高校改名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64.8%的受访者建议高校与其忙于改名不如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可见高校更名热是多么不得人心。然而高校们仍然我行我素,继续“走自己的路”。

  这背后无疑是巨大的现实利益驱动。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王运来说,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看重名号、身份,希望名字越响亮越好,牌子越大越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不太了解,很大程度上会从名字上来推测这所学校好不好。另一方面,高校目前分为一本、二本、三本等级,一本当中又有重点与非重点的划分,大学要想获得更多的资源,有时候不仅仅看办学质量好不好,还要看名分。而更名则恰恰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手段。

  可见更名的背后无疑有着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此而言,各高校们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走上更改校名这样的短视道路无疑也就成了必然。城市更名、银行更名、小学更名甚至娱乐明星更名,背后的道理不外如是。

  轰轰烈烈的“更名潮”,究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呢?坦率来讲,除了给当事人带来短期的利益外,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国家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经济学理论上有个著名的“囚徒困境”:个体的理性导致了集体的非理性,个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终导致整个群体利益被侵害。“更名潮”再一次印证了这个道理:一个学校的更名导致竞争对手学校的不满,你更我也更,更完了一遍名,名字清一色高帅富了,中国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却矮矬穷了。当今高校科研教育质量的下降,是整个高校浮躁心态的最终结果。

  更名热,也浮躁了人心。当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的心态弥漫整个社会,又怎么能指望中国能再出几个大师呢?

(观点来源:北方网、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中新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