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女子名下有3个结婚证,“被结婚”维权不能陷入死胡同

发稿时间:2022-06-25 13:53:00 作者:杨鑫宇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近日,针对近年时有发生的重复登记、“被结婚”等婚姻登记现象,央视新闻报道了一起此前发生的典型案例。2020年4月,山东临沂的杨女士因房产问题到民政部门开具婚姻证明,意外发现自己名下竟有三张结婚证。为了自证清白,杨女士曾到当地民政部门和法院请求撤销被假冒的婚姻登记,却被这些部门驳回。2020年8月19日,女子向当地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检察机关向当地民政局发出建议,这才成功解决了杨女士身份信息被冒用的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被结婚”,听起来十分荒唐,近乎天方夜谭。然而,对那些此类乱象的受害者而言,这让他们承受着诸多不便。从法律法规上看,我国明令禁止重婚,婚姻登记依规也必须有夫妻双方本人到场。但是,在基层实践中,不论是前一条还是后一条规矩,都有人企图利用漏洞牟取不法利益。

  首先,在重婚的问题上,由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未能全面联网,不论是蓄意重婚,还是带有“被结婚”性质的重复登记,只要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登记单位根本无从查出,至今仍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其次,“本人到场”这条规定,也存在第三人“偷梁换柱”,冒用受害者证件的操作空间。

  每一起重复婚姻登记事件,都意味着婚姻领域的法律防线被人“攻破”了一次。如果不能高度重视此类现象,不仅会使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受到损害,也有害于法治体系的权威与尊严。在解决此类现象造成的冲突与麻烦时,有关部门不仅应当竭尽全力高效处理,也要设身处地、站在受害民众的角度上看问题。像央视新闻报道的这起典型案例,就出现了当事人向主管部门求助,却屡屡碰壁的尴尬场面。尽管在检方介入之下,杨女士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但她之前的经历,却暴露出了一些地方对此类现象缺乏系统性处理能力,且不重视“被结婚”者权利的问题。

  2018年1月,婚姻登记机关已实现全国联网,部、省数据实现及时交换,具备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审查功能。2021年6月,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正式实施。历经多年努力,全国婚姻登记系统终于实现了互查互通。但是,系统对接后,此前留下的“历史欠债”依然存在,如何对此加以清理,也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系统通了、数据有了,不等于过去攒下来的问题就能自动得到解决。面对系统中互相冲突的婚姻登记信息,有关部门既要主动归集、认真对待,也要有一套甄别方案,用以准确判断哪个登记有效、哪个登记无效。除此之外,能否为“被结婚”的受害者通畅维权渠道,使其能够便利地撤销无效登记,也考验着有关部门为人民服务的诚意与能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与杨女士有类似遭遇的人,检察系统的监督应是“最后手段”。面对此类申诉,民政部门与地方法院本身就该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帮助受害者查清事实、解决问题。2021年12月,针对这类问题,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针对以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方式办理婚姻登记现实中法律救济不畅的难题,对相关部门依法履职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致力于促进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加强衔接、凝聚合力。从认定事实到撤销登记,《意见》对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及时”的要求。今天,《意见》已经出台了约半年时间,基层公职人员还应让相关要求“入脑入心入行动”,切实解决好这个困扰人民群众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