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家长联名“请求”7岁孩子转学,家委会不是老师的“武器”

发稿时间:2021-10-29 10:42:00 作者:杨鑫宇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前段时间,贵阳某小学37名家长联名请愿,要求一名7岁女孩妞妞转学的事,在社会上引发不少关注。10月27日,《钱江晚报》推出一篇专题报道,访问了多名家长、老师,并与被要求转学的妞妞妈妈展开了深度对话。在报道中,许多此前未获披露的事件细节得以公开。这些新披露的事实,让人得以对这场“没有赢家的冲突”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将事件背后的家校关系问题深刻暴露了出来。

  回顾整场事件,妞妞母女与其他家长的矛盾始于去年11月,造成矛盾的导火索,是妞妞妈妈与当事班主任翟某的冲突。妞妞妈妈与班主任争吵次日,一个排除了妞妞父母的新群在家委会的主导下建了起来,并由翟老师担任群主,又过了一天,要求驱逐妞妞的第一封联名信便在家委会的倡议下签了起来。

  后来,通过家委会与妞妞妈妈的沟通,第一封联名信并未提交,然而好景不长,2021年3月,在妞妞妈妈与校方发生纠纷后,家委会故伎重施,写了第二封联名信,联同第一封一并上交。在妞妞妈妈的举报下,有关部门对翟老师收受家委会礼品、公布成绩排名、考试前漏题、默许并参与家委会单独建群等行为作出了相应处罚。但最终,妞妞还是在今年9月选择了转学。

  上文所述的事件经过只是一个梗概,报道原文对此有详细解说。不过,即便只看梗概,细心的读者也不难发现:妞妞所在班级的家委会,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在公众看来“不光彩”的事情,都是家委会的直接手笔。在报道中,有受访家长表示自己原本不想参与联名信事件,迫于家委会的压力才签了名。甚至连一名家委会成员都表示:他并不赞成家委会驱逐妞妞的做法,但自己“不怕事也不惹事”,不得不在联名信上签字。

  对于“家委会”这个概念,许多学生家长都不陌生。严格来说,家委会算不上正式组织,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也并没有官方地位。然而,尽管家委会在名义上只是自发成立的小团体,但在现实中,家委会常常成为教师的“助手团”,为其在全体家长面前充当“代言人”。具体到“驱逐妞妞”事件中,家委会正是为了维护翟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权威,才主动以联名信的方式挑起了争端。而在部分受访家长看来,家委会的强势介入,恰恰是激化矛盾的关键原因。

  针对教师的教学方针,教育观念不同的家长很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家长希望教师严格一点,多给孩子一些学习压力,也有家长希望教师宽松一点,充分全面落实“双减”。总的来说,这类矛盾并不罕见,一定程度上也很难避免。在健康的家校沟通模式下,教师理应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与家长直接对话,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将教学方针调整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状态。把矛盾丢回给家长,坐视家长“内斗”,是最不负责任也最糟糕的解决方案。

  一旦家长开启“内斗”模式,家委会几乎必然站到老师支持的那边,排挤、孤立与老师有矛盾的家长。从人情世故的角度出发,家委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与“教师-家长”的二元沟通模式相比,“教师-家委会-家长”的三级沟通模式,一方面强化了教师的权威,另一方面也压制了普通家长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

  过度强势的家委会,很容易对家长中的“少数派”形成压迫,进而把压力传导到学生身上。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是这种沟通模式的受益者,但是,一旦家委会真闹出了什么乱子,默许家委会越俎代庖的老师同样要为此付出代价、承担责任。

  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家委会的存在价值。毕竟,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家委会的表现可能大相径庭。许多情况下,家委会虽然与教师更加亲近,但其职能只不过是协助教师开展一些日常工作,顺便为全班同学提供服务,普通家长对这样的家委会不仅不会抵触,反而还会心存感激。

  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分寸,家委会又跟教师贴的太近,家委会很可能成为教师手中的“武器”,既可能伤害其他家长,也可能反噬教师自身。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学校要严格为家校关系划清界限,防止家委会过度介入教学事务,教师也要洁身自好,不能把家长的“众星捧月”当成一种享受,如此才能不让家委会和家校关系走向异化。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