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便宜药”不能成了“熊猫药”

发稿时间:2021-08-30 09:04:00 作者:戴先任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甘草片、扑热息痛、扑尔敏、酵母片、三黄片、红药水……有部分中老年消费者反映,这些曾经令人熟悉,感到便宜又好用的药品,似乎正淡出大众视野。有媒体记者走访了多家药店发现,有一部分药品确实难以买到,如抗过敏的异丙嗪和用于消炎的增效联磺片;有一部分药品则改变剂型或改为复方药后,提高价格重新上市;有的则被摆在了不易发现的位置,不被推荐,比如降火的三黄片、治疗消化不良的酵母片和维生素C片。

  廉价药竟成了少见的“熊猫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背后原因也有不少。有些老药被自然淘汰:副作用大、药效单一、包装简陋等等;也有些老药困于市场:药品本身仍是好药,但因为原料成本上升,而价格却不好轻易上涨,企业反受其累,以至于成了做不起的“廉价药”,另外,因为其定价低廉,从药企到药房、医院等各环节,利润空间都较低,让药商并不想投入对这类药的研制与生产,药店也不想销售此类廉价好药,最终导致市场稀缺,甚至断供。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部分企业便将“便宜药”重新包装一下,换汤不换药,换个马甲、规格又重新上市。

  这些便宜好药体现出一种民生属性,廉价药稀缺、断供,或价格虚高,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一种损失,甚至会给一些急需用药的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正因如此,不能让廉价好药成了“熊猫药”,成了被淘汰的对象,有必要采取措施让一些廉价好药“复活”。目前,一些部门正试图用基药招标的方法,来对一些药企的药价进行“摸底”。但“行政之手”的调整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仍未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因此成效或许有限。有专家表示,真正的解决方式,还是在于是否能把这类便宜药尽可能地纳入医保目录里边,这样才能保证一些低价好药的持续产销。起码患者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到相应的药物。

  小小药片上蕴含大民生,“复活”廉价好药,就有必要进行“兜底”,让老百姓感受到看得见的实惠。(戴先任)

责任编辑:何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