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警惕流量背后“虚火的市场”

发稿时间:2019-11-01 12:01:00 作者:丁慎毅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陕西临潼街头一则招工信息引发关注:急聘火晶柿子采摘工人,日薪1000元,条件是“会爬树”。老板说,两个月前网店就收到6000多笔订单,过去火晶柿子不值钱,今年因为某热门电视剧中有吃火晶柿子的情节,火晶柿子的行情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销量增长,火晶柿子园也成了游客们的新兴“打卡地”。

  火晶柿子,又名临潼火晶柿子,200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就批准对“临潼火晶柿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事实上,在临潼本地,以前火晶柿子收购价只有几毛钱一斤,辛苦摘一天也卖不上几个钱,农民更愿意采摘售价更高的石榴,让火晶柿子“天生天养”。

  今年火晶柿子因为一部网剧发生了变化。不仅当地果商按高出一倍的价格预定柿子,还有果商在县城里贴出收购火晶柿子的消息。淘宝上标着“火晶柿子”标签的店铺,从前两年不到十家,今年一下涨到几十家。火晶柿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柿子。

  但是,网络流量带火火晶柿子真的能走得长远吗?虚火的市场是否会给火晶柿子的品质和口碑带来影响,从而影响了真正的火晶柿子的产品市场。这样的先例不是没有,《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热播后,捧红了非遗传承的“章丘铁锅”,结果整个河庄村由原来的一共只有两三家打铁锅,突然就增加到了40家。短短4个月后,“章丘铁锅”就“凉”了。热播综艺节目《声入人心》中的义乌红糖麻花热卖,真正用手工古法熬出来的红糖麻花,销量却降了一半。今年8月,央视就在报道中提到,面对真假“火晶柿”,别让“虚火”烧坏“火晶柿子”。

  化流量为销量,用好了可以促进市场的繁荣,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一些绿色食品,可以为贫困户增加收入。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流量,急于求成,不但坑了消费者,更坑了诚实的生产者。

  流量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保护和促进产品市场的发展。用偏了,其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市场规范,完善相应的法规,建立更有效快捷的投诉途径,出台更严的罚则,让流量为真正的“新娘”做嫁妆。同时,各种产品市场也必须保持对流量和渠道的敏感,在不损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销量,满足消费者更多更好的需求。(丁慎毅)

责任编辑:乔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