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保护伞”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发稿时间:2019-06-18 17:57:00 作者:王春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标本兼治,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彻底清除“保护伞”。所谓“保护伞”:是指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切身利益,寻求“保护伞”、希望“保护伞”、追逐“保护伞”,即使没有“保护伞”,也要拉大旗作虎皮,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例如:我和某某领导关系非同一般、我和某某领导是老乡、我和某某领导沾亲带故等等。在寻求、希望、追逐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代价,难以想象。然而,有的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充当“保护伞”的同时,也在寻求、希望、追逐着自己的“保护伞”。究其原因:一是利益驱使。因为“保护伞”为自己、为他人都能带来“夜草”(马不吃夜草不肥)。二是威慑的力量。有些人自感或吹嘘自己有“保护伞”,便耀武扬威、飞扬跋扈、肆无忌惮。三是权势的荣耀。一旦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上有权有势有地位,便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保护伞”是藏污纳垢的温床。

  利益是“保护伞”的前提。列宁同志说“一切社会现象,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经济就是利益,利益输送的目的是寻求保护。俗语:“大树底下好乘凉。”因此,无论个人升迁、个体经营,还是企业发展,都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斩断利益链条,是清除“保护伞”的重中之重。比如:行贿与受贿同罪,使行贿者恐惧、受贿者忐忑。

  权势是“保护伞”基础。无权无势,何来“保护伞”?人们追逐“保护伞”,必寻求有权有势的人。因为有权有势才能为自己、为他人谋取利益。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追逐名利,在充当“保护伞”的同时,也在追逐着“保护伞”,用“保护伞”得来的“夜草”,供养自己的“保护伞”,这种循环腐败,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纵观落马的官员,不少都是以“保护伞”供养更大的“保护伞”。

  互惠是“保护伞”的土壤。“保护伞”产生的结果是互惠互利。寻求“保护伞”以利益为前提,充当“保护伞”以权势为基础,二者勾肩搭背、沆瀣一气。俗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利益的驱使下,视党纪国法于不顾,放弃党性原则,充当“保护伞”,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

  “保护伞”是腐败的温床。因此,打掉“保护伞”是反腐的重中之重。坚信通过上下不懈努力,不敢腐的震慑会强化、不能腐的笼子会扎牢、不想腐的自觉会增强,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王春立)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