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如何为本科生教育质量提升开出一剂良方?

发稿时间:2019-05-28 10:11:00 作者:张哲浩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本科教育成为“众矢之的”,饱受人们诟病。“上课玩手机,考前才复习,老师不想讲,学生不想听。”似乎已经成为不少高校存在的通病。本科教育,是大幅提升学生能力和塑造学生进一步深造可能性的关键一环,在大学接受教育的“英才骄子”也终将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才能改变本科生教育的现状,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南开大学推出的“南开本科生教育40条”,可以说是针对本科生教育的“疑难杂症”开出了一剂良方。“南开40条”是南开大学为贯彻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制定40条措施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可以说直接回应了当前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曾经调侃大学生的上课状态是“专心听课者寥寥无几,余之同学皆低头另攻他业。或开黑,或地主,或综艺,或痴迷于贪吃阴阳之大业,伏桌酣睡者亦不为少。”为扭转这种局面,不少高校从学生入手,通过辅导员抽查课堂等方式,来敦促学生认真听讲。提升课堂质量,只抓学生主体是治标不治本。课堂是“老师+学生”,“南开40条”提出,在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还要抓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培训,实现教授全员授课,从教室培训体制、职称晋升制度、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激励机制这几个方面提升教师的积极性。把课堂的两个主体都调动起来,才能形成“老师愿意讲,学生愿意听”的良性局面。

  “毕业即失业,读研是为延缓失业”,这一句调侃之言说出了不少本科生的心里话。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就业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本科生毕业后与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不少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只重书本,不重实践,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不考虑解决实际问题,如此培养教学,到最后学生必然难以适应社会要求。“南开40条”则很好地走出了这个困境,南开推出了“通用+非通用”项目班,通过打造通识型人才,来保证学生更好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同时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秉持“产出导向”,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实施课程过程化考核,切实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在校级成立学业指导中心,完善学院学业指导体系,让学生的学习与市场接轨,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校必须回答好的问题,“南开40条”所聚焦的重点之一就是育人模式。南开大学不断加强思政课程建设,落实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以“中国发展”为龙头,开展系列课程建设,以“公能”校训为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将立德树人贯穿本科生教育始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思想进步、能力过硬的新时代大学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科生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存在已久,想要扭转这个局面,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次南开大学推出的“南开40条”为中国本科生教育质量提升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笔者希望其他高校都能以此为契机,博采众长,结合自身实际,对本科生教育质量进行提升。(张哲浩)

责任编辑:王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