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在“平”语中感受德之根本

发稿时间:2018-10-14 10:33:00 作者:曹倩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立德修身,道德对一个国家、社会、民族乃至个人的发展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多次强调立德之根本。近期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中深刻阐述了为什么立德、立什么德以及怎样立德。

  《管子》中有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春秋时期即讲治国有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遵守社会规范,奉行公平正义,知耻行善、廉洁奉公是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树立了那个时代立德的价值观。时至今日,崇德依然是我们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而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所坚守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国家、社会、个人前进的方向。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为此,我们每年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人物,通过榜样把德之强大的精神力量注入社会、注入人心,用崇德点亮每个人心中前行的明灯。

  立什么德?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大德,就是像黄大发一样,用三十多年带领乡亲们在悬崖峭壁上开拓“天渠”,解决当地常年缺水问题的这种爱国为民的情怀;公德,就是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放弃正厅级职位和即将退休后的待遇,回到大学当一名普通的思想理论政治课教师,教书育人、践行党的宗旨的行动;私德,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除了工作之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的要求,时刻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做到慎独、慎微。

  立德的途径记载于《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的过程并不容易,要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要从个人的修德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要勤学,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要明辨,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要笃实,“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落到实处,从小做起。立德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时时刻刻,道德的养成永远在路上。

  “德不孤,必有邻”,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牢固树立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愁国之不兴、德之不立。(曹倩)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