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作者:王 军(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相较于2023年的12.9亿人次再创新高。在“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中,青年成为观众群体中的主力军。仅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2023年和2024年进馆参观的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均超过60%。
博物馆与年轻观众的双向奔赴,一方面是因为承载厚重历史、悠久文化的博物馆不再以“高冷”“严肃”的面孔示人,而以各类清新活泼的文创产品深深打动青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信自强的当代青年越来越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感到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推动这样的双向奔赴更加持久热烈、更多开花结果,需要多措并举让青年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勇担重任。
文化自信,简而言之,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持久性、广泛性的关键作用。坚定的文化自信与高度的文化自觉密切相关,要求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来龙去脉有着深刻洞察。厚植青年的文化自信,就是要让青年深刻体悟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有了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历史发展和前途命运的整体把握,青年就能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并以高度的自觉自信在“两个结合”中积极投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
当代青年生活、成长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浪潮中,一方面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入“后物质时代”,另一方面现代性的竞争压力又让青年不乏“物质生存焦虑”。因此,让青年勇担文化传承发展重任,首先需要解决青年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让青年无后顾之忧。2020年湖南女孩钟芳蓉以高分报考北京大学“冷门专业”考古学,2024年她入职敦煌研究院的消息传出后,网友们表达出由衷的钦佩。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之后,文物修复师在年轻人中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职业。由此可见,当代青年对文化传承发展并不缺少热忱。只要我们不断发展文旅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给予“冷门绝学”更多生存、发展的空间,就会吸引更多青年自觉投身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大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让文物、遗产、文字都“活”起来,离不开现代科技的赋能。2024年10月,一段科普都江堰工程原理的短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博主通过一款模拟游戏生动还原了都江堰的地形构造、防护结构和治水原理。有网友表示:“高中没学明白,去都江堰旅游没听明白,看视频三分钟懂了!”这样的视频博主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在此之前,一名95后博主就因在短视频中将艰深晦涩的甲骨文变得生动、有趣,在网上带起一股学习甲骨文的热潮。现代信息技术让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变得更加有形有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青年人才,为文化传承发展插上腾空飞翔的翅膀。
搭建展示舞台,为青年勇担文化传承发展重任赢得关注。在快节奏、信息超载的网络时代、数字时代,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被看到”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成功。对青年而言,在网络上“被看到”意味着他们获得了别人的关注乃至认同;对文化传承发展而言,“被看到”意味着文化具有吸引和影响他人的深刻魅力。青年和文化传承发展都渴望“被看到”,决定了青年在勇担文化传承发展重任时需要得到更多关注、更多认可。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7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