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成功。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星汉灿烂。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成为人类瑰宝。从殷墟文化到三星堆遗址,从秦始皇兵马俑到万里长城,从河北赵州桥到乐山大佛……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今天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物,我们要有一颗敬畏之心,着力写好“保护、利用、交流”三篇文章,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护好历史文物功在当今,利在千秋。文物保护,就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措施,这个过程叫做文物保护。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制度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目前,中国登录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2处。国家核定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处。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46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面对如此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好每一件文物。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毁坏将会成为永久的历史遗憾。保护好每一件文物,我们才能上不愧古人,下不愧子孙。
利用好文物资源,凝聚中华民族的复兴伟力。“利用”凝聚着创造力量,彰显着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文物虽然是死的,但是只要利用起来,文物就会焕发生机,成为“活文物”。一件件文物就是历史见证,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北京西城,泰安里保护利用焕发新生机;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裸眼3D体验项目带来运河文化全新生命力;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引入非遗传承人向游客展示独特的手工制瓷技艺……文物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大能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通过传承利用,正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让历史文物活络起来,做到“古为今用”已经成为一道社会必答题,成为重要的民生福祉。
交流互鉴,用好文物资源,让文物焕发出生命光彩。“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世界文化格局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文化体系之外。做好文物交流,世界文化百花园才能繁荣。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千百年来留下的文化瑰宝、自然珍宝,是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也是文明交流的桥梁。中国是个开放包容的国家,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不但表现在经济层面,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是日益凸显。我们的文物多次走出国门,参加世界巡回展,同时也敞开国门,让外国文物进入中国参加展览,做到了文明互鉴,合作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外文物交流。
写好文物“保护、利用、交流”三篇文章,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我们要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让中国文物熠熠生辉,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共同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共创人类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