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评论 > 文娱 >>  正文

【光明论坛】凝聚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的磅礴力量

发稿时间:2024-05-22 13:50:0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董耀会 中国青年网

  【光明论坛】

  作者:董耀会(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保护工作。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1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印发,探索新时代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

  新时代,在社会各界凝心聚力的保护下,古老长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长城所在地政府科学划定公布长城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在全国开展数十个长城重要点段监测试点工作;持续推进长城本体保护,至今陆续批准长城保护维修项目289项,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6亿元;加大巡查力度,全国各地组织6800多名长城保护员,守好长城保护“最后一公里”;多处长城参观游览示范区建设已完成,一批长城国家遗产线路工作也已启动……2021年7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长城保护状况报告,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这是对我国政府在长城保护管理中所取得的成就、所彰显的智慧的充分肯定。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首要的就是继续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和共识。保护长城,首先是保护长城建筑遗产。长城保护的总目标,就是对长城遗址遗存实施整体保护,即对长城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的全面保护。目前经国家文物局认定,中国历代长城遗迹总长21196.18公里,各类长城资源遗存总数43721处(座/段),未来相信随着考古新发现,长城遗址遗存的内容还会进一步丰富。长城保护修缮要坚持预防为主、原状保护原则。各时代的长城遗迹保存状况不一,长城修缮既要抢险又要避免不当干预,真实、完整地保存长城承载的各类历史信息。长城修缮一定要把抢救放在首位,采取措施妥善解决长城本体病害,发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其中。

  长城整体保护应坚持价值优先。对长城进行整体保护的同时,根据保护需求和客观条件,针对文物本体类型功能丰富性、形制材料多样性、保存状况差异性和地理文化环境复杂性实施分级和分类保护。此外,长城周边民俗文化等与长城修筑和驻守相关的生业方式、民族习俗等内容也都是长城文化的构成,都应纳入保护范畴。各地需坚持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保护管理措施,更好保护长城本体和长城文化景观。

  让长城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讲好新时代长城故事,要进一步深入挖掘长城沿线分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其蕴藏的多重价值,借助现代科技和媒体融合的力量,善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手段,创新多种传播场景,让长城遗产可观、可感、可用。让全社会更充分地了解、更深入地认识长城遗产的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长城这个文化遗产融入大众日常和现代生活,如此才能真正让长城文化遗产“活起来”。在甘肃永昌,当地不仅改造修建了长城文化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还将长城沿线的历史文化遗产连点成线,打造当地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文旅融合探索为人们提供了长城文化遗产新的“打开方式”。讲好长城故事、弘扬长城文化,在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凝聚起保护和传承的磅礴力量,让古老遗存绽放时代新韵。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2日02版)

原标题:【光明论坛】凝聚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梁文艳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