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评论 > 文娱 >>  正文

金牌讲解员: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

发稿时间:2024-02-23 16:21:00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者:应龙 中国青年网

  2023年11月,“致敬新时代,讲好新故事”第四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落幕。多年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举办的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涌现出一批金牌讲解员、金牌志愿讲解员,以真挚的情感、引人入胜的讲解、精益求精的探索,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

  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讲解员必先打动自己。首届金牌讲解员张译文生长在四川广安,从小对邓小平同志的故事耳濡目染,当上邓小平故里景区的讲解员后,她饱含情感的讲述曾使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向她鞠躬致敬。第二届金牌志愿讲解员马洋表示:“想把故事讲好,首先你自己得相信。”在资料搜集过程中,讲解员不断加深对历史的体悟,讲解有感而发,做到了不当“传声筒”“复读机”。第三届专业组金奖获得者李洋,第一次看到写有“死在光明”的领尸证文物时深有触动、驻足良久,在比赛时讲述抗日英烈王学尧视死如归的故事,几度哽咽,抓住了评委的心,获得了全场最高分。

  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需要讲求技巧。入微的细节、细腻的语言、立体的形象能够带来感官上的身临其境。首届金牌志愿讲解员沈莉莉在决赛时选取绣红旗的故事诠释“红岩精神”:红花被面做底,白布衬衣做五星,“因为不知道五星如何排列,就把星星放在旗中央,形成圆圈……他们把红旗藏在了地板底下,想着解放时就能用上,可是他们没能等到解放”,就遭到了血腥的屠杀。动人的细节娓娓道来,台下的观众眼眶湿润。第四届专业组决赛第一名赵雅轩,讲述高原女军医路俊霞的故事,在对驻防战士的外貌描述中——“皲裂的嘴唇”“凹陷的指甲、僵硬凸起的关节”,战士们的家国情怀在“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得以呈现。金牌讲解员刘国栋则将自己比喻为一名导演,他的工作是让讲解成为一场“蒙太奇”式的叙事,调配、运筹、展现,“让参观的过程像在享受一部电影或者是一个舞台剧”。

  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不能脱离真实的基调。生动的细节离不开挖掘,精确的史实离不开考证。军队选手崔义佳为了发掘“故事富矿”,深入基层、贴近官兵,两个月写下数万字笔记;淮海战役纪念馆志愿讲解员李楠,除了从讲座、书籍中汲取知识,还通过实地走访、阅读参战老兵口述史、回忆录等方式,把一些战斗情节融入解说词中,让展品和人物鲜活起来;第三届志愿组铜奖获得者丁文浩,为了讲好讲实“嫦娥三号”的故事,采访了总设计师孙泽洲研究团队,并联系国家航天局等权威机构来获取最翔实的资料。讲解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历史事件亲历者,能听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们处处用心,把这些素材积累起来、运用到讲解中,勤奋专心的讲解员们日复一日下苦功,终于练就了与观众互动时“不怕问”“问不倒”的本领。

  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要有分众意识。因人而异的讲解有助于增强故事的贴近性和互动性。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有的讲解员会在其中设置互动环节,让他们的思路跟着讲解走;有的讲解员还会在讲解时采用跪姿,与孩子们保持平视,让孩子们感受到他的真诚。伪满皇宫博物院讲解员王漫在面向青少年观众时,会从幼年溥仪切入,侧重讲解他的生活史;接待研学团体时,则在讲解中把博物院历史放入整个中国近代史,引导他们观察历史的脉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周甜在面对青少年观众时会侧重讲出红色精神的教育引导,在保持庄重的前提下偶尔穿插流行词汇,面对中老年观众则声情并茂地还原历史事件,并适当礼貌请教……处处细节的调适都透出讲解员的敬业与精业。

  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讲解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讲解员对故事的重新整合,也能把“老”故事讲出新意。首届金牌讲解员陈倩,留心挖掘老故事的时代价值,将中央精神、时事政治与讲解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她会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研究团队,一起从丰富的素材中归纳出周总理的家风故事。第三届专业组银奖获得者温泽在复赛时讲述黄继光的故事,她没有复述黄继光牺牲的悲壮场面,而是从卫生员王清珍整理烈士遗体的回忆展开,遗体的惨状、战友的悲痛与沉默以另一种方式勾起了人们对英雄的哀思。志愿组银奖获得者张嘉轩在讲述刘胡兰精神时,将讲解重心放在她的妹妹刘爱兰身上,姐姐英勇就义后,刘爱兰忍着悲痛出演话剧《刘胡兰》,让革命精神的种子以另一种方式在脚下的土地生根发芽,这一构思角度也获得了现场评委的赞许。

  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讲故事的形式要勇于创新。主动适应日新月异的文化传播方式,才能让红色精神的传扬与时俱进。首届金牌讲解员史艳菊,在决赛中运用舞台表演形式,扮演了一名即将退休的老讲解员,深情讲述吕梁人民无私支前的故事,这场表演式的讲解给评委们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很多一专多能型讲解员已不局限于展厅中的讲解,舞台演出、社教、研学……既可以上讲台,也可以登舞台,还能用好新媒体平台。首届金牌讲解员管雅丽带领团队推出“VR+沉浸式”“微课堂+情景演绎”等讲解形式。第二届金牌志愿讲解员廖素清,自学手机软件剪辑红色故事视频,作品上传至各网络平台,收获了上百万浏览量。

  红色故事要代代相传,需要不断汇聚群众的力量。讲解员们致力于让故事走出展馆,让红色精神播种在校园课堂、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广场。首届金牌志愿讲解员铁路工人何逵,总在工作之余为工友们讲解红色故事,让红色故事传唱在铁路一线。金牌志愿讲解员张珊,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开设工作室,并积极开展与其他志愿者团队的交流研讨。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牛琳琳自发成立了红旗渠故事会志愿服务队,让红旗渠精神走入学校、乡村、机关。第三届志愿组银奖获得者环卫工人陈国瑞,担任了济南青年宣讲团团长,汇集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用青年的故事感动青年……在他们带动下,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群众不断加入志愿讲解员的队伍,提供了丰富的讲解角度,形成了多元的挖掘渠道,众多的红色故事素材被探索,红色故事的火种也正在点亮更多人的心。

原标题:金牌讲解员:让红色故事“抓”住人心
责任编辑:朱浩天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