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9日晚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上,来自网信、文物、媒体领域的嘉宾们进行了主题分享:用“一把手铲”和“一片甲骨”的故事讲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分享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之美,坚定“我心归处是中华”的文化自信;探索以文化“两创”赋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的新表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绽放的传承发展力量。
华夏文明,星河灿烂;中国故事,历史久远。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创造了华夏文明,中国也因此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名胜古迹众多,黄帝陵、大雁塔、明城墙、钟鼓楼、兵马俑等蜚声海内外。同时,也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
文明互鉴,“一带一路”闪耀着中华文明之光。陕西西安,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这里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由此开辟出古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十多年前,“一带一路”拉开序幕,丝绸之路继续焕发着她的光彩。前不久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5个国家元首齐聚西安,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合发展曲,成为新时代的合作典范,继续上演着精彩的“中国故事”,显现了中华文明世界大同的亲和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世界格局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之外,必须联手发展,合作共赢,世界才会有美好未来。
用“一把手铲”和“一片甲骨”的故事讲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让世界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西安历史悠久,这里不但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考古富矿”,可以说,西安与中华文明同行。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尤其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令世界惊艳。外国友人惊叹中华文明的厚重,“一把手铲”继续开掘中国历史,让考古新发现重见天日;“一片甲骨”分享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赓续文化基因,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绽放的传承发展力量。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来路不忘初,奋斗知方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善待中华文明成果,注重历史遗存保护,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力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从中汲取前行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
中华文明之光是我们的动力源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前提。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任重而道远,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让中华文明之光照亮中国,照亮世界,向着美好未来勇毅前行。(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