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文娱 >>  正文

中国文艺奏响时代奋进凯歌

发稿时间:2022-04-11 16:19:00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段丹洁 中国青年网

  古往今来,文艺是人与生活世界最生动的相处方式,烟火的人间掀起文艺的波澜,如歌漫卷。伟大的作品映照伟大的时代。由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改编的电视剧开年热播,获得广泛社会共鸣,成为文学经典与影视创作“守底线,攀高峰”创新实践的高流量景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党领导人民的壮阔奋斗历程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火热而平凡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人间正道的“中国密码”,决定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前进步伐必须更加坚实,文艺创作之音更加铿锵有力。

  描绘新时代的恢宏气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标度,为文艺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与创作源泉。近年来,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和主题,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以大型情景史诗形式呈现,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启航的辉煌历程。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用“中国式浪漫”的演绎风格,向世界展示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剧《山海情》,抑或讲述中国抗疫题材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都是有口皆碑的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展示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用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幸福的时代底色。

  谈及这些作品为何会“出圈”,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胡智锋表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温度、获得生活启示、激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融入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文艺创作实践积极融汇于民族复兴大业中,用心用情地描述我们所处时代的丰富多彩,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的记录。“相比玄幻、穿越等题材,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扎根实际、源自人民,充满了烟火气。用心投入、用情体验、用力表达,不辜负时代的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胡智锋说。

  在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中,与党的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史有关的力作更是精彩迭出。何建明的《革命者》,丁晓平的《红船启航》,余艳的《守望初心》等,都在历史场景的复现中凸显了党史、新中国史中的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表示,文学创作一直是文艺事业的重心所在,这些作品别具精神的内力与艺术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与诸多的启迪。

  随着文化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发展,文艺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杰提出,伟大时代与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充满张力的建设性关系。文学属于社会,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不再简单地在“自律性”审美逻辑中“任情”生长,而是在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和自由而解放的辽阔天空中实现升华,呈现出新意义。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的“另一种存在”,从批判和否定现实存在的审美意义和合理性倾向,转变为一种耦合式、合作式的“生产性”相互关系,生活因此更加充满希望。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无疑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用文艺经典描绘新时代的恢宏气象,就是要以文铸魂、以艺通心,书写好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为奋进新时代凝心聚力。

  践行文艺为民的使命担当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进坐标中,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举世瞩目的国家行动,既关乎国计民生,又关乎初心使命。彻底赢得这个历史性决战,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在各地都看到,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倾情付出的最高褒奖,也是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消除绝对贫困,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跃”,兑现了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作家周立波以他的家乡益阳为原型地,创作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深刻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给我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放眼神州大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最壮丽的中国故事,理所当然地成为文艺创作的重点题材和重要主题。白烨谈到,鼓励作家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在充分深入现实和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把火热的现实生活化为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就是用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学新经典,向人民、时代和历史交上合格的文学答卷。

  作家王松的小说《暖夏》描绘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城乡这个独特地带的新旧冲撞与转化融合,将文化扶贫与艺术扶贫相结合,成为脱贫攻坚题材在文学领域的代表作品。王松表示,作家就是要接生活的活水。正是2015年在天津宁河区挂职期间的生活、收获和记录,激发了王松的创作灵感。他告诉记者,一个作家进行创作,不深入群众生活,凭空想象不出来农民的所喜所忧和所思所想,只有站在人民立场,发掘真实生活的历史意义,激发深沉的力量,才能书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梁玖谈到,自己创作的画作《图食者险》,就是想表达社会行为不能唯利是图、履职为民不能贪不能腐的社会心理诉求。贯穿艺术实践的价值取向、表现主题和意义揭示的内容,不仅在人与艺术的关系上,而且从人民性、艺术性、价值性、分享性的标准来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本质内涵。这决定了艺术是人的事业,人民是艺术的表现对象、歌颂对象和分享对象。

  坚持为人民创作,讲述“人间正道”的中国故事,描绘时代画卷中的国泰民安与山河锦绣,才能提升文艺创造的精神高度和艺术价值。

  心系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关于如何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文艺主题、萃取文学题材,白烨认为,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社会人文风貌与人民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是现实题材创作的重中之重。作家需要在“阅读生活”上狠下功夫,以生动的故事和典型的人物写出新时代的“新史诗”。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必然带来乡村形态的新变化、农民心理的新变动,从新的角度,以新的笔触写好新时代乡村的新生活,是文学题材值得深入探析的领域。此外,在传统工业与新兴信息科技等领域,中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许多新成就、新经验同样值得书写,无论是报告文学还是小说创作,都大有用武之地。

  在梁玖看来,文艺工作者不能流于世俗浅浮的艺术表达,应追求文明化的深度,敬畏艺术,打开艺术世界,不能停步于既有的艺术成绩,应追求更有品位境界的人生高度,创造满足时代需求的标识性艺术高峰,不能囿于小格局而讲大中国故事。同时,要注重提升艺术的创生力和学术的研究力,加强创作技术的习得能力。

  “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掷地有声,是新形势下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遵循、总策划,也是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奏响奋进凯歌的总动员。

  真正的文学艺术,特别是伟大时代的文艺创作,一定是对新的生活状态的高质量书写,在更高水平、更理想、更美好的层面上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时代。王杰认为,在社会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伟大的艺术作品能够充分激发艺术的创造力和积极向上的潜能,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审美形态成为促进文艺的现实性与未来性正面契合与呼应的表征。在充满现实激情的艺术形象塑造中,要求我们在开拓文艺新境界中走向未来。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胡智锋表示,文艺创作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我们要站在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创作更多彰显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文艺精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汲取最能阐扬中国精神优秀品质的文艺题材,凸显中华民族精神气韵的当代魅力与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时代风采,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文艺创造。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中国文艺精神奏响时代奋进凯歌的动力所在。实践将进一步证明,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在伟大时代进程中展现文艺新作为,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展示一个生动立体且生机勃勃的中国。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天地广阔。

  本报记者 段丹洁

原标题:中国文艺奏响时代奋进凯歌
责任编辑:朱浩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