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网络打假不能任性谋利

发稿时间:2019-11-26 14:59: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据《法制日报》的调查报道称,最近几年,职业打假人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发展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今随着网络购物兴起,职业打假人的“战场”也由线下实体店扩展到了网店。近年来出现的相当一部分职业打假人,往往利用商品保质期、广告描述等方面的漏洞,故意大量买入,要求商家支付赔偿,甚至成为职业索赔人,他们以打假之名行敲诈之实,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这部分职业打假人一旦在电商平台发现某款产品有问题,就会迅速行动起来:从下单到收集证据,从到货索赔到对照法律,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做贼心虚的商家基本上都要缴械投降。这些不打无准备之仗的职业打假人,仿佛是给消费者出了口恶气。然而这种以营利为动机的打假,很可能还是让消费者买单。当他们和商家达成协议,双方“货款两讫”的时候,往往是带有一纸保密协议的——甲方花钱消灾,乙方守口如瓶,之后“相忘于江湖”。

  相比于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的严厉打击,这些职业打假人更像是散兵游勇式的“侵扰”,对于打击假冒伪劣和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十分有限。譬如,曾在多个电商平台泛滥成灾的假鞋,就需要开模具、原料采购和渠道销售,这一条灰色产业链的能量是无法想象的。而职业打假者主要是围绕销售末端赚点快钱,他们无法更无心对这个地下产业带来任何的正向改变。这些职业打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个人的“执法”,得到相应赔偿,对市场秩序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改善和推动,反而助长了一些商家的侥幸心理。久而久之,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伤不起。

  当前,随着对消费者权益的越加重视,这些职业打假人的“生存空间”也将越发逼仄。为了可持续发展,很多电商平台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对于打假真金白银的投入,这也使得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职业打假,将大概率成为“红海产业”。要知道,任何情况下,将大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才是一个良性市场的使命必达。网络打假绝不能任性谋利。(谢伟锋)

责任编辑:王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