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脚下土地支撑望向太空的坚毅目光

发稿时间:2019-01-04 13:30:00 作者:李群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此图片为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巡视器将朝此方向驶向月球表面。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 供图)

  上天入海,时间不遗漏任何一个值得铭记的高光时刻。

  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在浩瀚的宇宙中,嫦娥四号降落在行星邻近的卫星,或许看来微不足道,但在人类航天史上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人追梦的一段重要标注。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奔月,从载人航天到“天眼”探秘,探索茫茫宇宙,是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伟大梦想。

  翻开中国航天史的篇章,时间标注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能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着雄壮的《东方红》乐曲通过广播电台的电波响彻神州大地,我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遨游天际,标志着中国拉开了太空时代的大幕。如今,北斗卫星上天组网,嫦娥号先后数次升空探测月球,中国的空间站正在建设中……时间的标尺刻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断丈量着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梦想。

  每一个梦想的背后,蕴藏着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折射着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也凝聚着“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重温伟大精神,赓续力量传承,以铁肩担起道义责任,以智慧推动历史前行。记忆或许会略去很多片段,但精神力量却可以穿越历史,撞击今人的心灵。

  时间的长河里,每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都格外清晰。隐姓埋名坚守戈壁,白手起家建起了国防工业基础,冲天而起的蘑菇云如同华夏儿女扬眉吐气的惊天雷;无怨无悔奉献青春,开路于悬崖、架桥于冰河,在亘古荒原、高寒冻土上筑出进藏路;汪洋变通途的港珠澳大桥、拔地而起的雄安新区,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的“复兴号”……共和国的大地上,是人民的力量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成为西方人眼中磁石般的“东方魔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一次次被实践所证明。

  仰望星空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但只有脚下的土地足够坚实,才能真正支撑起望向遥远的坚毅目光。

  今天,我们改革再出发、创新再扬帆,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乡村振兴、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我们策马扬帆、蓄力未来,也正是为了让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更加坚实,让近14亿人民更加幸福。立足中国航天的实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终将抵达技术变革的奇点,一步步征服浩渺的太空。

  我们的头上是浩瀚星辰,我们的前方是无尽大海,我们的脚下是无垠大地。当一个国家设定百年为奋斗节点,一定是着眼万里征程;当一种担当承接民族的伟大梦想,一定是心怀千秋伟业。猎鹰翱翔,长征起航;脚踏实地,再见真章。用脚下坚实的土地支撑望向太空的坚毅目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李群)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