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青年学生说】小村庄的变迁

发稿时间:2018-12-20 17:08:00 作者:张爽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信息

张爽

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

学院 特殊教育学院

年级 2016级

  我的家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河口村,因地处小清河与刺猬河汇合处而得名。是一个人口只有510人的平原小村。

  40年里,河口村一直以“翠林花海、生态宜居”为目标,如今实现了环境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昔日的垃圾场变成了今日的小花园,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村民是这段故事的实践者、参与者、见证者。年轻一代的我们或许没有亲自走过这翻天覆地的四十年,但是围坐在一起听家人讲述那段岁月故事,感受40年间的沧海桑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巨变,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在脑海中闪过,对家乡的了解热爱便又多了一份。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小时候可没有这么多新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听家里的大人说,过去的衣服鞋子大多都是纯手工制作,裁剪衣服,剪鞋样,纳鞋底,一样不落。孩子多的家庭,往往是将老大的衣服给老二穿,就这样一个一个地传下去,破了就缝一缝,补一补。过年似乎成为了一年里希望的寄托,大人们会用辛苦攒的布票给家人做一身新衣服,小孩子们无疑最期待也最开心。

  1980年,河北省粮票(一市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时候都爱吃花生,但一次每人都只能分那么几个”。讲到吃,这些关于食物的小故事可以有一大箩筐。在过去,粮食十分紧张,粮票、油票,都是有着时代记忆的关键物件。家家不求吃好,只求吃饱。

  “过去去一次城里可是太难喽,最开始走着去后来有马车、自行车、火车”,“那时候的路又脏又差” ,“以前每家都是篱笆墙,院里到处都是泥土,冬天更没有暖气,一家人都住在炕上” ,“咱们小时候石头、柴火堆就是玩具,房顶上看星星就挺高兴,可没有现在孩子们的玩具多”。 在改革开放初期,村里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大风天一身土,下雨天一身泥。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那段匆匆而逝的时光。

  复兴号动车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如今,40年过去,再次走进这个小村庄你会发现大有不同。

  村里经过绿化,旧貌换新颜。 建立了统一的垃圾收购点,统一进行燃气供应,路也变得宽阔平整,路旁的太阳能路灯既方便出行又节约能源。

  在村里,原来每家每户的土地,都被改成了现代化的大棚,种植蔬菜、花卉。农民工作的问题得以解决,收入也大幅提升。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提升,出行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家家户户有了小汽车,通向各地的公交车也变得越来越多,地铁、高铁、飞机为村民走出村庄去外面看世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房子在改革的推进下变得愈加敞亮,从土房子、砖瓦房变成现在别致的小楼房,放眼望去,一排排的乡村新住房美观、整齐,物质的进步与富足看在眼里。然而,一个美丽的乡村不仅物质要跟得上来,更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为愉悦心情、丰富生活,村里还修建了文体活动广场,里面设有健身器材活动区域、球类运动区、休闲区。平日里,孩子们在广场里嬉戏打闹,活跃在篮球场、足球场、兵乓球场。夏天的午后,老人们在休闲区下棋、聊天。傍晚,村民们纷纷加入广场舞的队伍。

  一个个美丽乡村都是一幅幅田园画卷,我的家乡变迁只是祖国巨变中的一小部分。从1978年到2018年,短短的四十年,看似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点,实则是人民走上幸福新道路的四十年,是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四十年,是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四十年。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