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不奋斗的权利”是给人生挂倒挡

发稿时间:2018-10-29 09:50:00 作者:皮波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马周明1994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帮助母亲打理家里的沃柑。他说:“新承包的这些地,我要自己耕地、自己种苗、自己护理、自己谈销售,真真正正实现自己创业。”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双十一快到了,准备在网上购买几本心仪已久的书。进入商家页面浏览,很多书目被作为推荐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并作出了“TOP10”的专题。让我感到稍显意外的是,作家刘同的小说《谁的青春不迷茫》竟然还赫然在列。

  这本书我很久以前就已经知晓,到现在却不曾翻看过。之所以有印象,是因为之前有个相熟的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贴过这本书的照片,并附上一句类似于“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奋斗的自己”这样的话语。说实在的,当时我对这样具有强烈心理暗示的话语,是持保留意见的,因为我感觉到一本书、一句话所能激发的力量,就真有那么大?答案恐怕是见仁见智,似是而非。很多年过去了,最近听说这位来自湖南农村的小伙子在他单位所在地福州买房了。虽然是需要按揭的,虽然是远离市中心的,却让我刮目相看。

  也许你会说,买套房就高看一眼,太势利了吧。话糙理不糙。但仔细想想,一个人的奋斗是需要度量衡的,而且是需要“脱虚向实”的,而一份写上自己名字的不动产证,应该可以算是阶段性成果的标识。当然,这份标识可能会因为地域、刚需和定位不同而不同,有的是一辆二手车,有的是一张欧洲游的机票,或者是一份高段位培训的长期课程……总之,当用努力换来了一份小确幸的时候,你真会感谢之前一直奋斗的自己。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一些青年群体面临的社会压力较大,焦虑、失落、孤独、低欲望等负面情绪有所上升,很多都成了“丧文化”的门徒,失去了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动力。我身边也真实遇到过这样的人:喜欢宅男腐女的漫画作品,喜欢手机游戏,永远只对自己熟悉的人滔滔不绝,对工作漫不经心,甚至考了几次职业资格鉴定都没过关……周围就区区十几个同事,他几乎用一己之力把自己推到了边缘化。

  当然,不是说这个年轻人就一无是处,事实上,他还是有蛮多可取之处的,譬如会坚持长跑。这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但因为在工作上的过于松散,以至于他有种不合群的既视感。一言以蔽之地说,他缺少了一种能够自我激励的奋斗观。

  “我有没有不奋斗的权利?”——这句话据说是老梗,但我还真是今年才听到的。仔细想过,年轻人有没有不奋斗的权利呢?在法理上说是有的,因为成年人是对自己负责的,最差的底线就是啃老。但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说,奋斗是普世价值观,而且年轻人还是作为建设社会的生力军,如果在当打之年就被颓废、焦虑、低欲望等负面情绪给包围了,而且还言之凿凿要保留自己“不奋斗的权利”,这真是给人生挂了一个倒挡。

  正因为年轻,所以你必须奋斗。想把这句简单粗暴的话语摆在这里“镇楼”。原因很简单,不管哪个国家,永远都遵循着资源配置的作用,你不好好工作,怎么换取体面的生活资料呢?需要强调的是,“体面”可不是吃香喝辣,而是自我的满足。“佛系中年”村上春树曾这样举例“小确幸”:买回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站在厨房里一边用刀切片一边抓食面包的一角;清晨跳进一个人也没有、一道波纹也没有的游泳池脚蹬池壁那一瞬间的感触……字面意境很美,也符合很多低欲望青年的心境。但不奋斗,那香喷喷的面包哪里来,据说纯正奶油的面包可要十几块钱;那游泳池的门票哪里来,一次游泳费用也要好几十块。因此,很明白了,再小再低的欲望,都需要用劳动来换取,什么“遗世而独立”,什么“感觉身体被掏空”等等网络流行语,只是灰色的舶来文化,而年轻的你,可千万别把它映射成了人生写实。

  可刘同都说了,“谁的青春不迷茫?”,这个得承认。我都中年了,我也迷茫。但其实所谓的迷茫,都源于想太多,或者说你闲情的时间太多。要么是把成功定义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自我加压,要么是“桃花坞里桃花庵”里的假想逃逸,都偏离了年轻人对奋斗的基本衡量。我们之所以奋斗,道理很简单,就是让我们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焦虑、失落、孤独、低欲望……这些负面情绪肯定跑不掉,单单是房价就让几乎所有的年轻人不轻松。但房价不会因为你的长吁短叹而降价,但房子却会因为你的不懈努力而成形。乘着年轻,赶紧奋斗吧。——“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皮波)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