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打造中国桥梁“走出去”的靓丽名片

发稿时间:2018-10-24 18:01:00 作者:蔡恩泽 来源: 中国青年网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这是习近平会见大桥管理和施工等方面的代表,同他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殷博古 摄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代表党中央向参与大桥设计、建设、管理的广大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古称零丁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港珠澳大桥喷涌着中国人民擎天架海的震撼力。9年建造,横跨东西、飞架三地,这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彰显着中国人民昂扬坚定的自信力。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这里曾留下民族英雄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诗句,那是他在悲叹国破家亡的命运。如今这里腾飞起一条海上“蛟龙”,港珠澳大桥寄托着中华民族满满的自信力,中国已日益强大。这是被“逼”出来的世界奇迹,当初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总设计师想从某国引进一种关键技术,对方却漫天要价,摆出一副十分傲慢的样子。将羞辱化为信心,相信中国人自己的头脑,正是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工程建设者们攻克一项项技术难关,使海上天堑变通途。

  港珠澳大桥见证着中国人民丰沛旺盛的创新力。在风大浪急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的施工现场……这是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集成着神秘深奥的“科技密码”。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两百多家科研单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开展科研专题研究三百余项,终于托举起这座世界级工程。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是中国桥梁“走出去”的靓丽名片。如果说,有形的港珠澳大桥是联结港珠澳三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雄姿,那么无形的开放大桥正向世界蜿蜒伸展,昭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这座大桥早已不局限于“珠江西岸出海通道”的单一功能,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它将被赋予更加多元的价值。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对于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从3个小时缩短到约45分钟,这座大桥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变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之间客货运输通道以水路为主和陆路绕行的状况,极大便利了三地居民的通行。港珠澳大桥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加坚定中国道路成就美好梦想,中国力量铸就海上奇迹,中国智慧催生广阔前景,中国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