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从饱食而忧到食多而“愁”

发稿时间:2018-09-17 14:34:00 作者:堂吉伟德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70年代生人的我,对食物保持着一种天然的“饥饿状态”,从小就养成了“狼吞虎咽的粗鲁”。那个时候,“吃不饱”成为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记。

  小时候,我家里缺少劳动力,在集体劳动中挣不了多少工分,加上我身体从小多病,更耗费了父母大量的时间照顾,每年分到手的粮食就更少。包产到户之后,父亲因为长期外出挣钱为我治病,农活就由母亲一个人来干,收成更是微薄而寒酸。吃稀的多、吃干的少,除了逢年过节可以保证油水外,平日里很难见到鱼肉荤腥。母亲是一个非常节俭又极好面子的人,她总是把好东西留给来家作客的人,而对我和姐姐两个人极为严格。家里有一点稍微好吃的东西,她都会藏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被我们找出来给“私吃了”,还把本就稀缺的猪肉熏制好后,高高挂在伙房的梁脊上,让我们每天眼巴巴的盯着——望眼欲穿。

  印象中最深的是,有一天早上,我们娘三人像往常一样在院坝中吃早饭。我和姐姐端着一个斗大的土瓷碗,盛着满满的一碗稀饭,稍一抖动就可能会溢出。两人紧挨着蹲在院坝前的洗衣台前,伸长脖子转着嘴角小心吸着汤汁,看门前李树的倒影在碗中荡漾,现在想想倒有几分惬意。邻家二叔是大队干部,又“暗自”做了点生意,端着一碗厚实的红薯蒸白米干饭,上面覆盖着用菜油煎炒的白萝卜榨菜,浓郁的香味刺激着我们“灵敏”的味蕾,久未被油水浸润的肠胃无比饥渴,诱惑得我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满腔的涎液,与清汤寡水的稀饭一道,顺着喉咙进入了“贫瘠之地”。

  母亲在一边也是吧唧着嘴角,双眼瞪着,恶狠狠地对我们姐弟训斥道:“你们要是不认真读书,将来有出息点,就只能把你们寡得舌头舔灰”。

  母亲说话一向说到做到,有一天她回娘家去了,留下我们姐弟在家互相照顾。没有了“严母”的管束,我和姐姐胆子就着实肥了一把——我们把米缸打开之后,足足淘出了两斤大白米,再偷些已放置的有点发老霉的老猪油,蒸成油光可鉴的大白米饭,全都吧啦进了肚子,吃得滚瓜肚圆,美美地享受着。回来被母亲发现后,用生硬的荆条抽得我俩满地打滚,那种痛苦的感受,至今都依然记忆深刻。

  作为小孩,最留恋的事莫过于农村办喜事。有一次,我与邻里七八个小朋友去参加同村一家人的婚事。满桌除了一位有七十来岁的老人家,其余全是十一二岁的小孩。每次菜一端上来,老人家还没有动筷子,就被我们一群小孩给疯抢了。菜都上了一半之后,老人还没有机会尝尝菜的味道,气得干着急也没有办法,谁让他遇到了一群肚子缺油水的家伙呢。

  后来读中专时,因为忙着下课后去抢饭,我还因跑得太快而摔断了手指骨,因接得不好而留了一个很大的硬块。每次在家吃饭,菜一上来我就闷着头大快朵颐起来,妻子总是抱怨我:“你是饿鬼投胎啊,不知道慢慢吃,又没有同你抢。”只有已经老了的母亲,一边给我夹菜一边慈祥地看着我,笑而不语,表情有些复杂。

  “为饱食而忧”已成为历史。现在,超市里、市场上,各种食品和生活物品应有尽有。新鲜的海鲜、水果、时蔬,从沿海发货很快就到了家门口,真是丰富而又方便。生活好不好,看看身边一个又一个胖子就知道了。就连骨瘦如柴的我,现在也在为日益发胖的身体而担忧。在我们这边远的川东北小县城,一个又一个健身房、瑜伽、跑团等都在不断的兴起,人们见面时不再谈论“今天吃什么”,而是“走,我们健身去”。我儿子身高不到1.6米,体重却已达到130多斤,已然严重超过正常标准。尽管这样,我的母亲每次在我带孩子去看他时,依然不停地往孩子碗中夹肉。营养的过剩,让很多人的体重都严重超标,我现在制定的饮食标准集中体现在“少油、多绿、淡盐”六个字,闲暇时间也多到乡下去转悠,整一点山间田头的野草野菜,弄回家来打牙祭,是谓“吃草”。

  这景象颇有点像段子所说,“当我拼命从农村跑到城市,结果别人又人城市往农村跑。”吃饭这件事,也由吃饱的最基本要求,上升到如何吃得更科学、更合理、更营养的层次。吃的转变,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巨变的一个缩影,“幸福的烦恼”越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才会更有张力。感谢这个时代,我们继续前进,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