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观影印记:从广场幕布到现代化影院

发稿时间:2018-09-14 16:50:00 作者:王传涛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刚刚过去的暑假,我和妻子陪着女儿几乎观看了影院上映的所有动画电影。对比我们小时候看个电影如同过节一样的记忆桥段,不免感慨社会变迁之大。

  最早的时候,我们村还没通上电,整个村子里,也几乎找不到一台真正的电器。所谓的文化启蒙,也基本来自于父母一辈睡前的“忆苦思甜”和村里的家长里短。谁要是先看过《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之类的红色电影,足以在村里说上两个月了。

  那个年代,村里有喜事,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有露天电影可以看。

  观看露天电影,小时的我们感觉非常高大上。放电影需要乡里的工作人员带着储电瓶来到村里。先是找一片空地作为观景场所,然后从挖坑埋杆子开始干活儿,一忙就得两个小时:要在两个杆子上扯电影幕布,最后调试放映机机位……村里的人,都会非常热心帮忙布置电影场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在放映机前面打手影,玩得不亦乐乎。

  几年之后,才发现村里放映的电影从来都是那几部。有些影片看过了,也便不再喜欢看。对于村里的露天电影,也淡淡失去了兴趣。但那段记忆,却一直埋藏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内心之处,每每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大约到了90年代中期,我到了县城读中学。有时偶尔到住到在县城工作的亲戚家里蹭饭蹭电视。那时,只有城里人能看到有线电视,农村的电视似乎只能收到六七家电视台的信号。在亲戚家里看一些香港电影的片段,会成为同学们在课间的重要谈资,学电影里的武打动作、背诵周星驰电影的经典对白,在班里是非常拉风的事。而香港电影也开始慢慢颠覆我们这一代人对于电影哲学的基本认知——原来电影也可以是幽默的,也可以拍的那么无厘头。

  我第一次进入县城国营的电影院看电影,当然是学校统一组织去的。毫无疑问,若不是学校统一组织观看,直到这家电影院被拆除,恐怕我也不会有机会以花钱买票的形式进入到能容纳数百人的电影院里观看电影。

  之后,村里流行起了购买VCD或DVD。在村里的大集上,卖光牒商贩的数量比卖衣服的商贩数量都多,印象之中,盗版的电影VCD大约能卖10块钱。但是,为了能看更多的电影,同学之间往往是相互借着看,或是花五毛钱到音像店里租个盘看。

  之后,县城里的电影院就被拆除了,那个地方现在变成了一家民营的男科医院。本世纪初的那几年,真正市场化的现代电影院,也没有什么规模和人气。在笔者印象中,电影市场的真正繁荣,或者称为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就是在近十二三年的时间里。

  忽然有那么几年,到电影院里看电影成为谈恋爱的标配。记得是在2008年,我第一次带妻子去了现代化电影院观看了一次电影,印象中应该是《功夫熊猫》;2009年我们在电影院观看了好莱坞大片《阿凡达》,这是第一次观看3D电影,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电影科技进步带来的视觉享受。自那之后,进影院看电影,便成为家庭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两年前,老家的县城建起了两座商业综合体,也有了两家现代化的电影院。3D、IMAX,该有的都有了。这说明,现代化的电影院,已经从一二线城市普及到了十八线的小县城,国人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电影院的变迁史,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史的一面镜子。管中窥豹,以小见大,从电影幕布到现代化影院,足以见证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王传涛)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