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早餐中的时代印记

发稿时间:2018-08-06 10:47:00 作者:罗瑞明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俗话说: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上吃少,此话在当今的年代根本就不是个事,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在四十年前,早餐要吃好是件大难事。

  记得小时候,母亲一早起来煮好饭,将米汤另外舀出,干饭留一部分中午吃,留少一部分晚上和菜混合一起煮,早餐以喝米汤为主,有时米汤与红薯混煮“江湖水浪打浪”,就霉豆腐或者自己泡的酸萝卜,咕咚几下就把它喝完,当时喝下去觉得有饱,而到了学校之后,上到第二节课肚子开始瘪下去,再后来咕噜咕噜地响饿得直冒冷汗。

  现今也许有人会问,吃早餐为何不到外面买?当时外面早餐点几乎没有,全县唯独一家国营饮食服务公司经营早餐,而且非常简单,只有油炸的油条,小油条是5分钱一根,豆浆是2分钱一碗,现今看起来非常的便宜,但在当时家庭收入普遍很低的情况下却不便宜,学生们口袋里几乎没有零用钱,即使是过年父母给的压岁钱也只不过一两角,就是这一两角钱也未必就能吃上油条,每根油条还得半两粮票,早餐能吃上油条和豆浆算是奢侈。记得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因长跑比赛时间从上午改到早上,体育老师一早到我家临时通知我参加,来不及喝米汤,他自掏腰包给我买了两根油条,一碗豆浆,比赛时浑身是劲,获得全县中学生3000米第一名。

  高中毕业后,本人来到江西宁都县琳池垦殖场农场参加农田劳动,农场有集体食堂,也提供早餐,因为要进行强体力劳动,这里的早餐虽说也是以稀饭为主,但比米汤强多了,时不时还提供干饭,偶尔还有面条吃,但下稀饭的小菜却是千篇一律,只有咸味没有菜味,要说早餐店,在乡镇一级的农村根本就没有。

  改革开放后,生活逐步得到改变,粮食供应虽说刚开始还要凭票证,但是市场出点高价还是可以买得到,米、面、油等食品逐渐多起来,农场的食堂慢慢有了新花样,有了馒头供应,还能吃上肉包子。

  八十年代县城早餐店出现了好几家,逢年过节回家探望,早上叫上几个朋友去店里,点上几根油条,吃两个包子,喝上一碗豆浆也算是不错的聚餐。再后来早餐店多了起来,品种不断加多,广东早茶模式也进入了县城。随着时间的推移,早餐店如雨后春笋,大街小巷比比皆是,不仅有本地的杯杯糍、七层糕、灯盏糕,艾米果,还有外地早餐,什么福建清汤、兰州拉面,四川的心肺汤等等。慢慢人们的早餐习惯也改变了,很多家庭不再起早床为早餐而操劳。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吃,不是怕没有营养,而是担心营养过剩;住,讲究的不仅是宽敞,环境还要优美;行,有大飞机、高铁,还有私家车;穿,舒适与个性成为不同人的追求。要说早餐的变化更大,如赶时间,一出门就能随买随吃;如不赶时间,可以到宾馆酒店吃吃自助餐,土的洋的,中餐西餐样样齐全;如果实在不想出门,网上叫外卖,想吃什么拿起手机用手指轻轻的一点随即送到。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吃好早餐轻而易举。

  早餐是老百姓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40年来,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喝稀粥到中西结合多样化,精品化,丰富美味的早餐展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的早餐中印记着时代的变化。(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罗瑞明)

责任编辑:武亚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