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40年记忆】餐桌上的变化 舌尖上的风云

发稿时间:2018-08-04 07:56:00 作者:蔡恩泽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网络图)

  从吃为裹腹,到吃讲营养,再到吃论养生,餐桌上的变化、舌尖上的风云,飘逸着改革的丰收硕果对味蕾的眷顾。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大事。

  在以前的时候,能吃饱肚子是最奢侈的事。为了欺骗肚皮,凡是能吃下肚子充当“填充物”的东西——米糠、野菜,甚至树皮、草根,都出现在三餐改成两餐的伙食中。深夜时常饿醒了,只好到水缸里舀水喝。一向寡言少语的父亲有一次吃饭时端起一碗米糠酿成的糊糊,突然咆哮起来,“度日如年啊!”母亲在一旁无助地撩起围裙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孩子们都吓得躲到一旁。不得已,父母带着年幼的妹妹“逃荒”投奔在外省工作的二哥。

  一声惊雷,始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18个红手印的力量气贯长虹,让中国广大农民看到了希望。还是那块土地,粮食产量迅疾般增加了许多,挨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还记得,那年我家口粮地水稻大丰收,稻子收割的当天,母亲特地加工了几斤米,全家人围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吃着笑着,我一连吃了三大碗,撑得肚皮鼓鼓的。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粮食多了,可以进农贸市场交易。接下来,国家取消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中国粮食市场更加开放。

  反映在餐桌上的变化则是粗粮变细粮。细粮不仅易消化易吸收,口感也好,但人们吃的淀粉类粮食却变少了,餐桌上的肉类食品却多起来。而随着反季节蔬菜上市,春夏秋冬的时令蔬菜琳琅满目,一日三餐,都像过年一样丰盛。

  改革让人们富起来,腰包鼓起来,收入多了,嘴巴也吃“刁”起来,讲究吃得营养成了时尚,人们开始讲究荤素搭配、合理膳食,特别是回归自然,以前的“主食”——野菜、杂粮成了新宠,乡下人去城里走亲戚,带上几斤赤豆、绿豆、玉米粉、大麦糁子,是很受欢迎的礼物。

  再后来,中老年人注重听养生讲座,做饭时按菜谱下单,食材讲究绿色环保,绞尽脑汁去除蔬菜农药残留,还专挑什么“蔬菜之王”、富含某种维生素的蔬菜。总之,一切围绕养生保健,饮食正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再高级点的变化,就是吃饭成为一种社会交际,吃饭成为礼尚往来、人情交流的重要形式,呼朋唤友去饭店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每逢家庭聚餐,有时候也懒得亲自下厨,几代同堂去饭店赴宴,吃完刷卡买单走人,一路笑声、其乐融融。用我夫人的话说,“现在说吃饭也不是只图‘吃’,主要是可以与亲朋坐到一起,相互交流、联络感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餐桌上的变化就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从饥肠辘辘,到味蕾挑剔,再到健康饮食,折射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释放的强大力量。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加了,社会也更好更快地发展进步了,还有什么比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幸福更重要呢?(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蔡恩泽)

责任编辑:王秀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