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励志的青春,是不畏磨难遮望眼

发稿时间:2018-06-26 14:28:00 作者:谢伟锋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曾因病卧床的梁朝君 来源:郑州晚报

  641分,这是河南考生梁朝君的高考成绩,它高出河南省高招一本理科分数线142分。考得优异的分数,让人容易联想到“人生赢家”等词汇,而通过媒体大家也都知晓了,梁朝君是一名“瓷娃娃”,身高1.51米的他患有成骨发育不全症,即脆骨病。高中三年,他先后三次生病,休学时间累计9个月。让人钦佩的是,梁朝君用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功课一点儿也没有落下。

  和梁朝君一起进入到大家视线的高考考生,还有上海市盲童学校应届高考生王蕴,他今年高考成绩是623分,距当地最高分626分仅差3分。王蕴4岁时视力完全失明,接触的都是盲文,但他从小就爱学习,小学还考出了竹笛10级,钢琴也达到8级。

  惊叹、感慨、质疑……在梁朝君和王蕴故事底下,我们看到太多的“表情包”。有一句网友的留言,倒是代表着更多民意——“他们的事迹比高考状元的报道更鼓舞人心。”诚然,对于更多的年轻人而言,青年是在跑道上恣意流淌的汗水,是与栀子花瓣目光相遇后的心暖,是让身体放肆生长的热烈……但对于梁朝君和王蕴来说,因为身体的原因,让很多青春的成长记忆并不显得那么郁郁葱葱,相反,还有些灰色轨迹。但无妨,励志的青春,是在与磨难的狭路相逢之后,依然不改热爱生活的最初方向。这一点,梁朝君和王蕴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对于“磨难”二字,总有见仁见智的看法与断论。无须“鸡汤论”,也别“妖魔化”,磨难本就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一种“负资产”,它要成为大众口中所谓的“真正财富”,还在于一念之间。写下《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在学生时期是一个80米跨栏冠军,是北京名校里的顶尖学生,要是参加现在的高考,一定也是位列“学霸天团”的人物。然而,命运的洪流,把他卷席到了下肢彻底瘫痪的至暗境地。那个时候,史铁生才20岁。面对磨难,史铁生说:“我是残疾人,但不是废人。”不因磨难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史铁生用一种几乎于史诗般与磨难抗争的精神,成为一代青年的励志偶像。如今,再看梁朝君和王蕴的故事,依稀有着史铁生的影子。他们都不是天生强者,但在逆境中寻找光明的“本能”,让他们穿过激流险滩,越过高山峻岭,在青春最为怒放的时刻,见证了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

  但一个人面对着磨难,绝不是在字里行间说的那么容易。史铁生在病痛期间,也对母亲大发脾气;梁朝君在胸椎骨折后,只能把小凳子放在床上,趴在上面做题;王蕴在视力全盲的那一刻,整个家庭也都随着陷入黑暗……但有爱的世界,从不会让一个人与磨难战斗——史铁生一直有着作家朋友和读者的陪伴,梁朝君背后站着学校和医院的强大团队,王蕴始终在爱心公益者的关怀下成长。这个温暖语境,就正如冰心在诗中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天赋和缺陷人人都有,只是在某些人身上被放大了而已”,这番话语,应该是对磨难的最好诠释。对于梁朝君和王蕴而言,磨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而励志的青春,是不畏磨难遮望眼。即便没有穿越极度的险滩急流,不去体验身体磨难,我们也深知人生并非是坦途。带着励志的故事上路,也许更能海阔天空。(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责任编辑:武亚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