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中青网评 >> 正文

制止性侵儿童需要社会行动力

发稿时间:2018-01-15 13:09:00 作者:程振伟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来源:央视网

  性侵发生之后,我们做了什么?

  近日,央视新闻播出《性侵发生之后》,将镜头对准“儿童性侵”问题,聚焦“广西平南县10名女童在托管所遭性侵”事件。同时指出,“就性侵案而言,恶魔落网,仅仅是个开始。”

  社会层面“正视儿童性侵的存在并积极干预”,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必然选择。性侵儿童,恐怕是这个世界上较为隐蔽且容易滋长的犯罪了。

  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的数据显示,儿童被性侵的形势越来越严峻:2015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340起,每天曝光0.95起;2016年这一数据是433起,受害人778人,平均每天曝光1.21起,同比增长27.35%。而官方认定的儿童性侵隐案率是1:7。

  社会对性侵儿童的警觉性和关注度不够,导致了很多儿童长期处在被伤害的境地中。儿童性侵犯普遍存在一人多次性侵、对不同对象性侵、长期性侵的问题。河南宝丰县多名女童遭性侵事件,来自老师的侵犯竟多发生在上课期间,孩子们不得不采用往教学楼下扔写着家人联系方式的字条求救;湖南攸县女童猥亵案,班内23名女生被男教师邓某猥亵长达三年;震惊全国的“百色助学网”性侵儿童案,打着“公益达人”招牌的王某长期实施性侵并组织性侵;南京火车站猥亵女童事件,更是暴露出公众“对儿童性侵敏感性的严重不足”,报案人报案之前,很多人“在公众场合对一年轻男子实质上猥亵幼童熟视无睹”。

  冰冷性侵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幼小儿童的无数个心灵阴影和无尽梦魇,他们正在承受着本不该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巨大伤痛。

  《性侵发生之后》表明,某种程度上,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可能遭性侵对象。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不单单是缺乏起码的性教育知识,甚至连最基本的生理发育知识都很难学得到。同时,让人痛心的是“广西平南县10名女童在托管所遭性侵”事件中,最先报案的不是学校领导或教育局领导,这其中一部分人想要“息事宁人”,反而那名报案的女教师遭到学校解职,甚至遭到了极大的误解——“为人处世不够精明”“仿佛报案会被报复是一个理所应当的结果”。而同时,一些家庭也存在着隐瞒事实而“纵容”犯罪的行为,在“害怕丢人或麻烦”的心理之下,明知性侵却私下解决。这些社会中对儿童性侵行为的隐瞒或不作为,是在纵容包庇犯罪。

  针对儿童性侵,由于涉及未成年人保护,需要以社会爱心与责任心共筑巨大防护坝。哪个孩子被侵犯,哪个家庭就要有“侵犯止于此的责任意识”,不能因无知选择回避,更不能无知地认为“遗忘了就好了”,要站出来,用实际行动捍卫孩子的权利。

  不让罪犯绳之于法付出惨重代价,梦魇的恶魔还会潜藏在孩子心中,它还会把魔掌伸向下一个幼童,“息事宁人”式的选择性忽视只会让“披着羊皮的狼”变本加厉。只有全社会形成打击儿童性侵的合力,只有让每一次的犯罪都受到严惩,才能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就如河南宝丰县文龙小学性侵案,轰轰动动一时,全民激愤,然而,调查数月之久后,依然没有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也没有起到对更多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这样缺乏“行动力”的调查,正是给了犯罪分子们更多侥幸的心理。

  拥有一个快乐美好的童年,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权利。而幸福快乐,不仅需要让孩子正视并强化自我保护,也需要全社会共同撑起孩子保护的海陆空,需要继续加强针对性的立法,让性侵恶魔无所隐藏、无所遁形,形成“不敢伸手、伸手必被抓、抓了必付出惨重代价”的震慑,让正义关怀的阳光辐射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众多“血淋淋的教训”,早已不再容许我们一次次止步于遗忘,每个人应该也必须有所行动。毕竟,拯救孩子,就是在拯救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程振伟)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