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时事 >>  正文

夯实强国根基,实现制造强国宏阔愿景

发稿时间:2024-10-08 16:24:00 来源:大河网 作者:李镕 中国青年网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性地位,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制造强国建设稳步迈进。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国家兴。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其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我国是一个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强国。要进入制造强国行列仍然有赖于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要用一种时不我待的精神,与时间赛跑,与速度争先,早日进入制造强国之列。

  科学谋划,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赶超发达国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知易行难,尤其在科技时代,新技术突飞猛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早在2015年5月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文件中明确了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可以说,这个文件为我国未来10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要逐条加以落实,不断提升我国的装备制造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蓄势储能。

  向“新”而行,着力培养装备制造创新型人才。当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创新是灵魂,创新是支撑,无创新则无发展。事业兴盛,唯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内生动力。创新人才哪里来?用心培养而来。《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历经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水平在稳步提升,很大程度上讲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颇有关系。得益于创新人才的支撑,中国制造步履铿锵、坚实有力,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可喜可贺。

  找弱项、补短板,抢占世界制造高地,全力加速迈向制造强国。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客观地说,我国虽然是一个装备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们在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卡脖子”的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顺势而为,利用好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奋力攻关,攻克一个个装备制造的“拦路虎”,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奋发进取,早日成为制造强国。

  夯实强国根基,共圆制造强国之梦。党的二十大擘画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目标宏阔,令人期待。装备制造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没有装备制造的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发展,没有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希望广大科技人员拿出应有的精气神,潜心研究,攻克难关,提升我国装备制造水平,早日进入制造强国行列,让我们共同努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镕)

责任编辑:朱浩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