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评论 > 时事 >>  正文

【地评线】河声:多措并举施“粮”策 牢牢端稳“中国碗”

发稿时间:2023-09-19 16:49:00 来源: 大河网 作者:李竹 中国青年网

  暑热消散,凉风渐起,又是一年秋收时。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秋粮收购涉及品种多、覆盖地域广、时间跨度大,是全年粮食收购的大头。今年以来,极端气候干扰全球农业生产,关于粮食安全的担忧在全球蔓延。就我国粮食生产情况而言,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13731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且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6.1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图源:大河网资料库)

  眼下,秋粮生产已经进入最后收官阶段。目前,我国早稻和夏粮均获丰收,秋粮面积预计13.1亿亩,比去年稳中有增,丰收有基础有希望。为保障今年秋收生产,我国继续从守护耕地、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保障农民种粮有钱赚不吃亏等方面入手,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充分运用好国家“粮”策,夯实粮食根基,已经成为一道社会必答题。

  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让秋粮早日落袋为安。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绝非小事一桩。今年一些省份遭受了洪涝灾害,粮食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眼下秋粮生产虽然进入收官阶段,但是绝不能麻痹大意。秋季是多雨季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多一些前瞻意识、忧患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秋粮一天不入库,不落袋为安,我们就要“时时放心不下”。只有把地里的粮食全部归仓,我们的心里才会踏实。

  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杜绝给农民“打白条”。今年农民的粮食丰收来之不易,粮食收购中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好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防止弄虚作假、“打白条”等情况的发生。一方面,粮食收购监督检查部门要下沉基层,对粮食收购实施全程监管,防止跑冒滴漏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发动群众进行社会监督,发现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要及时进行纠正。秋收之后接着进行秋种,农民要用卖粮食的钱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绝不能让政策不到位耽误农事活动。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秋种关系到明年的夏粮生产,不可等闲视之。

  做好粮食收购储备,对国有粮仓进行全面检修。由于洪涝灾害,一些国有粮仓出现了进水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风烘干。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保护好秋粮安全入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旦发生粮食霉变,将会影响到我们的饭碗。丰盈大国粮仓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纰漏,必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再有几天时间我们将迎来第六个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是中国农民的喜庆节日。我们要本着节俭的原则庆丰收,好钢用在刀刃上,钱要花在点子上。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农业生产上更有意义。三分布置,七分落实。大国有“粮”策,贵在落实好。我们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就必须齐心合力,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竹)

原标题:【地评线】河声:多措并举施“粮”策 牢牢端稳“中国碗”
责任编辑:朱浩天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