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时节,乘车入太行,山风微拂,时闻蝉鸣,巍巍太行愈加幽静。车转过一个弯儿,忽闻人声鼎沸,红旗渠到了。红旗渠边唱红歌、青年洞前重温入党誓词,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刻着“山碑”的石壁前驻足,在静静流淌的渠水前沉思,聆听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回响。(人民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弘扬红旗渠精神,汲取红色动能,增强坚定前行的底气和信心,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人工天河”红旗渠是一条渠,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诠释了人民群众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从“战太行”到“富太行”,红旗渠精神始终绽放耀眼光芒,党员干部要深悟红旗渠精神内涵,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变成砥砺前行的行动,立足岗位书写更多时代新奇迹。
汲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信念,做乡村振兴的“赶考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从修建“红旗渠”到用好“红旗渠”,不同的时代,“红旗渠”之于太行的意义不一样,党员干部要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历史的前行中找准自己的责任坐标,争当乡村振兴“赶考人”。党员干部要主动学习“红旗渠”精神,团结和带领群众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以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汲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信仰,做乡村振兴的“店小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修成了一条总长达1500公里的水渠”,一串数据,记录了红旗渠修建的不易,形成的“红旗渠”精神更加震撼人心。不管是修建红旗渠,还是让红旗渠持续润泽一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同时期的美好期盼。党员干部要读懂“红旗渠”精神中的为民意蕴,勇担时代使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当好乡村振兴的“店小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汲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心,做乡村振兴的“凿渠人”。不管走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在永不断流的红旗渠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付出鲜血乃至生命铺就的幸福之渠,我们要感念付出,永远铭记,更要弘扬“红旗渠”精神,勇担乡村振兴重任。党员干部要主动汲取“红旗渠”精神力量,勇当“凿渠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乡村振兴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谱写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不管是开凿红旗渠,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要靠实干,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鲁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