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苓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除人才瓶颈制约,让更多年轻干部能干事、留得住,打造一支发展结构与乡村实际发展需求相适配的队伍,共同托起乡村振兴大业。
精准选优,用好本土“能工巧匠”。建强头雁队伍,需要找准发力点,缺什么就送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进而致力于强化服务保障,让干事创业的活力如泉水涌动。政策持续加力,才可以围绕人才“用不好”的问题,打出一套能落到实处的“组合拳”,为乡村发展增添活力。精准选优储才、多措并举,方能不断壮大乡村干部人才队伍,发挥好他们的专长,让“土专家”“田秀才”有用武之地,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系统培育,打造新型乡村干部。探索建立新型村干部评定制度,可以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示范村观摩学习、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畅通社会贤能报效乡梓渠道,推动高层次人才“上山下乡”。同时,大力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带动乡村工匠、农村实用型人才不断成长为“行家里手”。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干部队伍,有助于发挥骨干力量,在跟踪指导中提升履职能力,促使其成为农村创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骨干力量。
考评激励,提供更为广阔舞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通过月例会、季观摩、年考评制度,加强党对乡村干部工作的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工作总体部署,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吸引广大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积极探索乡村人才振兴新措施、新路径,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有助于推动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村新业态发展,让更多人才自愿扎根农村。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坚持加强党对乡村干部工作的全面领导,打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头雁”干部队伍,让农村发展有方向、治理有力量,才能把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变成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