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时事 >>  正文

紧握“产业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稿时间:2023-09-12 19:09:00 来源: 中国甘肃网 作者:姜丹 中国青年网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近年来,十河镇李小村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利用辣椒产业“短平快”优势,通过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订单辣椒产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实现了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入的目标,让“小辣椒”成为乡村振兴“大产业”。(共产党员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支柱,只有产业兴旺发达,农民才能实现就业增收,为更好地推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促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特色”,更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不仅更符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更能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产业振兴的“领路人”,要强化责任意识,主动创新思路,在探索特色之路上用心,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以产业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紧握产业之笔,勾勒乡村振兴新蓝图。产业振兴居于五大振兴之首,不仅凸显了其重要性,更折射了其基础性作用。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农民增收路子拓不宽,文化活动很难开展起来。紧握产业之笔,党员干部不仅要立足当下,更要谋划长远,从乡村振兴的全局出发,从乡村美好未来勾画,才能因地制宜,勾勒更适合乡村的振兴蓝图,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更好地推动产业与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的协调发展,汇聚强大力量,促进乡村振兴。

  紧握产业之笔,探索乡村振兴特色路。产业振兴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的增加,更能提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要紧握产业之笔,依托本土自然资源禀赋,在探索乡村特色产业之路上下功夫,要找准“突破点”,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积极力量。同时,在促进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要在延长产业链上用心,着力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拓宽产业覆盖面,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受益。

  紧握产业之笔,交出乡村振兴致富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挖掘本土资源禀赋,创新产业发展思路,从根本上而言是要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强。党员干部要发挥“领头雁”作用,主动深入到乡村振兴一线,主动探索产业发展的新出路,也主动为创新创业者解决实际的困难,让更多的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一线“冒出来”,助力人民群众就业增收,让乡村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农民群众。(姜丹)

原标题:紧握“产业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责任编辑:朱浩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