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党带领人民前进的方向,提出了奋进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大会号召,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成果丰硕、内容丰富,意义重大、鼓舞人心。一段时间以来,在不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媒体人和文化从业者,联系自身30多年工作实际,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任务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战略部署倍感振奋、体会深刻。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使命和光荣任务。报告特别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特征,也凸显了精神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和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今天,进入新时代的新中国是党领导人民从昔日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通过革命奋斗得来的、建成的,正因为旧中国的极端贫穷和落后,在很多人固有的思维中,往往把现代化更多地理解为物质文明的丰富发达。从当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后来的GDP崇拜,都是许多人感性认识和惯性思维的结果。真正的现代化,物质文明极其重要,没有物质文明,谈不上现代化;精神文明更不可或缺,没有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不是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真正的现代化,应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相互协调、达到统一的现代化,就是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一方面,从物质文明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十年,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当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过百亿,达到121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5698元……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在我国东南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物质文明已极度接近现代化国家指标体系。另一方面,从精神文明建设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兴盛同样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良好条件。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发展、产业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是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对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当下的文化建设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
首先是挑战。其一,实现以文化强国为基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必然有相应的文化指标体系,并且这个指标体系既要体现中国特色,又是被普遍认同的;其二,文化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只剩短短12年时间,可谓时不我待。由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绝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文化战线各单位及全体人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付出更为艰苦卓绝的努力。
其次是机遇。其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奋斗目标。现在,有党的二十大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和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方向,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保驾护航,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而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就有了根本遵循;其二,实现以文化强国建设为基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必然引起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进一步重视,相应的改革举措、相应的扶持政策、相应的引导机制必将密集出台,文化建设必将迎来多重利好,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从现实看,人的现代化目前还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一大短板,也就是说,就我国发展而言,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蒸蒸日上,即使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巨大冲击,也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的文化事业同样繁荣兴盛,取得巨大成绩,但我们不能为此感到骄傲自满,仍需要久久为功。因此,在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人的现代化相比经济的现代化难度更大,而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还无捷径可走,只有以文化人、倡导全民阅读、通过阅读等文化熏陶手段,提升国民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境界,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
当下,尽管我国文化市场丰富多彩,但还无法满足市场消费中多元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文化领域依然突出,精品佳作或供给不足、或供货不畅,影响到读者、观众的消费积极性,全社会阅读风尚、精神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国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阅读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以文化核心组成部分的图书出版阅读活动为例,2023年4月23日,在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8%,较2021年的81.6%提升了0.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8%,较2021年的59.7%增长了0.1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23.5%,较2021年的24.6%下降了1.1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7.7%,较2021年的18.4%下降了0.7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较2021年的79.6%增长了0.5个百分点。对我国城乡成年居民2022年图书阅读率的考察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8.6%,较2021年提升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0.2%,较2021年提升0.2个百分点。通过对我国城乡成年居民图书阅读量的考察发现,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61本,较2021年的5.58本多0.03本;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77本,高于2021年的3.76本。其中,作为阅读主要群体,2022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4.2%,较2021年的83.9%提高了0.3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14本,较2021年的10.93本增加了0.21本。此外,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出版图书114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8.07册(张)。两项调查成果有喜有忧,喜的是阅读量总体在增长,忧的是增长幅度普遍过小,有的还有下滑,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阅读量和人均图书拥有量还有较大差距,这也反映出文化建设的短板所在。
文化的短板也是文化的机遇,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文化发展的潜力。更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文化发展机遇,补齐文化短板,既是新时代文化战线的新使命,也是对文化领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考验。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和国家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部署,大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努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通过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通过文化繁荣兴盛促进实现人的现代化,让文化发展更好地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他在贺信中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作为文化领域的专业媒体,长期以来积极推荐优秀图书,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为持续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大声吆喝”,未来也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文化建设鼓与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以实际行动全力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