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免费师范生”为何不愿回乡?

发稿时间:2011-03-07 13: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湖北省2011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在采访中,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出身“名校”,起码要在县市一级学校教书才能接受。来自黄石市的4名农村学生均说,他们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岂能再跳回“农门”,除了武汉市的郊区可以接受,不愿去湖北其他县市的乡镇教书。而因不能跨省就业身处两难境地,一对免费师范生情侣泪洒招聘会场。(武汉晚报3月6日)

  “名校”身份与乡村就业之间,特别是与同校其他专业同学相对优厚的工作环境比较而产生的心理纠结,放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下,可以理解。但是,众所周知,免费师范生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战略的一项举措,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是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委托国家教育部门进行固本强基的培养形式,其意义和初衷,早已广而告之。从当初因“免费”而欣然提笔签字画押,到如今的挑肥拣瘦以至于稍不如意就潸然泪下,个中巨变让人情何以堪?

  所谓“名校”身份的尊荣,不是为了显摆,更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更好地履行教育扶贫济贫的责任。譬如,在信息科技时代,“名校”出来的乡村教师,更能兼具时代引路人的角色。有些所谓名校的免费师范生还具有不健康的名利观,就说明“名校”在四年培养中,除了名利心功利性,似乎并没有把正确正当的奉献意识传递给这些孩子。甚至有些大学教师出于偏私的舐犊,会提醒自己的学生:“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人的一腔热情也许很快就被磨平了。”(中国教育报2011年02月28日)没有一腔热情,怎么可能把青春和苦难大地上的良心救赎与底层生计改观联系起来?一旦全身心投入其中,又怎么可能世故圆滑黯然消沉呢?足见有些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承担者也需要接受一次全面的教育检讨。

  教育部门需要检讨。首先,时刻践履“行高为师,身正为范”,把践履契约一诺千金的意识传递给莘莘学子;其次,要让免费师范生时刻牢记是国家在供养他们上大学。在他们身上,所寄托的是一个村庄一个贫困县一个偏远地区乃至于一个民族未来成长壮大的希望;最后,要把课堂教育和走入基层乡村早日结合起来。当教育者自己都拎不清虚名浮利,搞论文造假院士竞拍,当以刺激学生跪谢父母而全不知国事天下事,当空谈幻想、矫情耍嗲成风气时,我们又如何能期待学生们毕业后能如约走入老少边穷地区,去谨守着《恰同学少年》里那句“教师教书是为了求得自己的利益吗?不是,教师的价值在于奉献!”,去毫无怨言地十年如一日去吃粉笔灰呢?

  小情侣的眼泪是一回事,而铸就这眼泪的教育环境,则更需要检而讨之。  [作者:张翼]

 

责任编辑:杨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