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理论 >> 正文

【平语新时代】培育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稿时间:2021-04-16 15:57:00 作者:杨贝贝 赵永明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围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指明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所在。迈向新征程、筑梦新时代,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育好时代新人,在加强政治引领、坚持铸魂育人、强化价值引导、深耕文化育人等方面下足功夫。

  加强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智慧、朝气和活力的群体,国家之希望、民族之未来都寄于青年。在迈向新征程中,青年要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的成长进步,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青年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要坚定政治立场,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大的战略定力。要铭记党性修养,始终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做到与党同心,同党共行,努力在党的领导下,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时代青年。

  坚持铸魂育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居首位,育新人根本在于“立德”,而“立德”的关键在于“铸魂”,“铸魂育人”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性质和方向。育新人要铸理想信念之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使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将个人之“小我”融进国家之“大我”,将“个人梦”汇入“中国梦”。要积极弘扬中国精神,着力构筑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将理想信念作为促进自身发展成才的“政治之魂”和“精神之钙”,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学校要守牢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德育功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用大德铸魂、公德善心、品德润身,让品德修养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切实做到立德修身,德才并重。

  强化价值引导,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人民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支撑。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着眼点在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规范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价值准则和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的价值指引。首先要从小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价值观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明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端正自身行为,自觉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其次要宣传榜样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承载着时代的主流精神诉求和价值取向,是青年学习的标杆和榜样。通过宣传“最美人物”,使青年学习先进典型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清正廉洁的道德情操,并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付之于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实际行动中。最后要润物细无声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沁入人心。比如在校园书画摄影展中,展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作品。

  深耕文化育人,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以文化人,是勇担“育新人”使命任务的重要内容。培育时代新人要增强文化自信。要推动文化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和创造潜力充满信心,继而自觉秉承深厚的文化传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要着力发展优质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的文化新需求,可实施文旅融合,依托城乡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文化精品;要开发“互联网+文化”产业,设立数字文化产业基地,进行电商直播,助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彰显民族文化自信。要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筑牢网络空间领域的主流文化话语权;要定期开展网络文化巡查,过滤掉低俗、劣质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鼓励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网络主流文化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努力推出健康优质的网络文化原创精品。

  【本文系2020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SK2020A0326),2020年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sztsjh-2020-6-13)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贝贝,系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赵永明,系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