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理论 >> 正文

一同感受,习近平的“宁德情节”

发稿时间:2017-03-22 09:28:00 作者:学习大军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把锄头扛在肩上,脚踏泥泞的田间小路,意气风发,不辞辛劳,进村入户……这是央视近日推出的系列微视频《初心》之宁德篇里出现的一个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画面,同时这也是广大宁德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深刻的印象。《初心》系列作品分为《梁家河篇》、《正定篇》和《宁德篇》共三集,充分运用了当前互联网时代最流行的微视频形式,以生动直观的表现手法向人们娓娓道来习近平总书记不变的初心。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魂牵梦绕”的地方,从写下《摆脱贫困》再到视频连线赤溪村,无论是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还是在中央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始终日夜牵挂着广大宁德人民。因此,今日也请各位看官跟随“学习大军”的脚步,一同回顾习近平在宁德留下的足迹,一块感受他那深沉的“宁德情节”,一起追寻他那颗永恒不变的初心……

  “你当官不要想发财,发财不要在这里当官”——反腐工作是头等大事。《初心》之宁德篇的开头,就提到了习近平初到宁德时的这句话。在面对宁德当地党政干部盖私房成风,群众的意见日益加剧,习近平果断把清房问题作为惩治干部腐败的突破口来严肃处理。据《闽东报》报道,1989年1到9月,习近平查处了441人,涉及2000多名官员。在近三百万的群众与2000多名干部之间,习近平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正如他在后来的宁德地委工作会议上所说的:“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了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习近平的这番话是在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切莫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既能赋予你权力也能收回权力。因此,在利益诱惑的当头要有着“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觉悟,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在诱惑面前旋紧导致腐败的阀门。不仅如此,习近平还重点查办了福鼎县林增团、宁德地区侨联副主席郑锡煊等腐败大案要案,他壮士扼腕般的反腐决心和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在宁德掀起了一阵强劲的反腐清风,让不少“侥幸份子”夹起了尾巴。从地方到中央工作的数十年,习近平一直坚持把反腐工作放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头等位置,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施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倡导树立“四种意识”,狠刹“四风”,推出《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多个党内法规,严打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个个彪形“老虎”。正如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的:“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正是因为习近平二十多年来身体力行的反腐决心与毅力,才换来了如今党内政治生态一片风清气正,让老百姓看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希望,让所有心怀正义的党员干部拾回对党的信心。

  “我们干部不要去伤害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永恒的主题。当被问到“清房问题后被处理的干部还恨你吗?”习近平如此回答道:“对我没意见,而且我走的时候也还是难分难舍的,因为我觉得他们觉得我,确实不是为了自己,我跟他们无冤无仇的,我就是在那儿讲一个公道,我们干部不要去伤害人民的利益。”“人民”二字是习近平提起次数最多、频率最密、场合最广的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道理无需赘言。习近平简单质朴的话语流露出的是他对人民的一往情深。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始终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让工作更加贴近群众,他强调:“下基层要少搞‘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不要‘一窝蜂’似地涌到工作基础好的‘热门’地方去凑热闹,而要多跑‘冷门’,到问题多、困难大、条件苦的地方和群众中去送温暖、办实事。”他提出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在宁德、福建传承发扬,成为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和干部成长的有效途径。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千余名地直机关干部,前往宁德南漈山下参加义务劳动,为人民群众修缮水渠。两度深入九都乡看望九仙村畲族群众,走访慰问受灾群众。寿宁县下党乡发生灾情,在交通等各方面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他坚持实地察看灾情,亲自慰问灾民。劳动不忘本,爱民成为习近平的良好习惯……正如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所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人民,习近平总有使不完的劲,诉不尽的情。也正是如此深情,感动了每一位宁德人民。同时广大宁德百姓也始终期盼着习近平能够“常回家看看”。

  “弱鸟如何先飞”——脱贫攻坚是不变的主线。回顾当时的宁德,全区9个县有6个是国定贫困县,被确定为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也是中国沿海唯一的贫困地区。习近平到任不到3个月时间,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在习近平思想中,摆脱贫困是他对宁德最强烈的期望。他写下《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用“弱鸟先飞”来强调贫困的闽东要有“先飞”的意识,要有“飞洋过海的艺术”。这样才可达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不仅如此,习近平在宁德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三进三出”下党乡,只为看到更多问题和困难,同时提出“下党的发展,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为了改善部分少数民族的生活居住问题,他积极推动畲民下山、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的移民搬迁工程;他来到“闽东延安”福安市柏柱洋,嘱咐当地镇村干部:“老区革命精神是脱贫致富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让老区人民尽快走上致富路。”在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前夕,他与宁德地委继任书记陈增光冒雨在福安坦洋等村交接,轻装简行,清茶一杯,便饭一餐,讨论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留下了“一杯清茶话交接”的佳话……在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大多数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脱贫攻坚一直是习近平高度重视的工作,从扶贫开发到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再到今年两会上习近平强调的“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我们看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的脱贫力度、决心和信心。也正因如此,现在的中国才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习近平在宁德所做的一切,正是“心无百姓莫为官”的最佳写照。也正是因为习近平的夙夜在公,才换来了宁德现在的稳健发展。(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