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评论 > 今日话题 >>  正文

成人礼应该托起什么样的青春

成人礼

发稿时间:2013-10-19 09:28:00 来源:新京报网 中国青年网
   这些走过“成人门”的男生女生具有了独立选择的个体权利。强求一律,横加指责,未免失之过苛。
  10月17日,北京101中学的600名高三学生在圆明园大水法前举行集体成人礼。仪式上,男生着西装,女生穿着各种时髦的服装,有的还穿着汉服。
  现场的图片显示,这些略显青涩的男生女生,确实表现出了某种成年、成人的意味。也因此,有人发问,成人礼就一定要在穿着上“成人化”吗?“成人化”的成人礼又能托起什么样的青春?
  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一方面,在成人礼这样一个人生的节点上,步入成人的青年学生本来就应该以生命的本真示人,适度的个性释放非但不是什么错,恰恰是青春活力与生机的美好展示。也只有这一刻,才可以暂时摆脱沉闷的、千篇一律的校服,体验一下成人的感觉,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另一方面,正如青春是什么样的并无标准答案一样,成人礼上的少男少女们也有选择的自由,不可拘执一端。穿汉服当然可以,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成人礼之所以令人难忘,正在于从这一天开始,这些走过“成人门”的男生女生具有了独立判断的个体权利。强求一律,横加指责,未免失之过苛。
  青春的美好,当然在于责任、担当、勇气等诸多有益的人生价值,却也在于每一个个体生命中难以遏止的勃勃生气。这一点,从北京圆明园成人礼上青年学生的表现中约略可以看到,郑重中,略显轻松,若无其事的外表下面,则是激越的飞翔梦想……这样的成人礼,比起现在许多地方将成人礼变成高考誓师大会的做法,不知要好多少倍。
  无论是什么样的成人礼,都应该是对这种活力、生气的一种确认、一种激发,而非整齐划一的规训。有了这样的确认和激发,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注入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人,才会不断前进。
  有些论者念念不忘古代的成人礼:冠礼或笄礼,甚至依样照搬彼时的服饰、程序,等等。客观而言,相对于青春活力、生命热情而言,外在的穿着其实并不重要。倒是那些总是想着把当代人拉回过去的做法,令人生疑。比如,今年5月1日,在西安一风景区,就搞了一场跪拜式的成人礼。试问,成人的膝盖下,能够长出茁壮的青春吗?
  仪式固然很重要,经由严肃的仪式,往昔的青涩少年将走向人生的新岸;不过,也不能刻意强调仪式、神化仪式,以致走形变味,甚至成为枷锁和禁锢。毕竟,青春是无法固化的。
 
责任编辑:罗东平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