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校园时评 >>  正文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

发稿时间:2018-08-11 00: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日前,中国青少年篮球公开赛(NYBO)总决赛在江苏苏州落幕。整个赛季,NYBO在全国21个赛区组织了2000场比赛,共有1万名孩子参赛,家住江苏南京建邺区的廖翌轩就是其中一员。廖翌轩的父亲廖玺见证了儿子在球场上的成长,“通过他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团队意识、责任感和进取心,我感受到他对篮球这项运动的热爱。”

  从“要我练”到“我想练”

  廖翌轩才5岁零8个月,身高已经超过1米2。在廖玺看来,这个年纪和身高,是应该要去试一试打篮球的,“我和他说打篮球可以长得更高、更强壮,而且打篮球很酷”,廖玺说,“他没有反对,但也谈不上多主动。”

  去年夏天开始,廖翌轩加入了南京小飞侠篮球训练营,他一周训练一次,一次两小时,从最基本的篮球动作开始,体能、步伐……按部就班。“说不上有兴趣,玩一玩的心态吧。”廖玺说。

  转变来自于廖翌轩在今年春天参加了中国青少年篮球公开赛,4分和3个篮板,是廖翌轩正式比赛的第一份技术统计数据。廖玺说:“这是他人生第一场比赛啊,参加完比赛,我觉得他的热情被点燃了。看着他的比赛数据,我甚至比他还激动。”

  中国青少年篮球公开赛是由众辉体育创办,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中国篮球协会等联合支持的一项面向4—18岁青少年的篮球赛事,主要特点是“每周一赛,持续全年”。目前,该赛事已经在全国21个城市展开,去年一年举办赛事超过1000场,参赛规模达到1万人次。

  在得知自己可以代表“小飞侠”参加8月初在苏州举行的NYBO总决赛时,廖翌轩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身边每一个人。尽管廖翌轩在队中只是个“板凳队员”,在比赛的第二节才有上场机会,但不妨碍他全情投入——两罚不中难过得快要哭,球队没能取胜,他中午不休息练得满头大汗……从“要我练”到“我想练”,这次比赛经历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每天廖翌轩自己都会主动练习半个小时左右的运球。

  发挥体育对孩子成长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市场化的健身培训机构近些年也显著增多,总部位于北京大兴区的北京新星篮球俱乐部成立于2011年,俱乐部总教练兼负责人聂华新回忆说,“那时候大兴区就我们一家,现在已经有十几家篮球培训机构了。”

  如何将篮球技术教授给孩子们,聂华新及其教练团队费了一番心思,“6岁以下主要是培养兴趣,训练手段以游戏为主,10岁左右主要是注意引导孩子阅读比赛,分析并解决问题,12岁要激发孩子在场上的创造力。”聂华新积累了一套教学方法,来这里学习篮球的孩子从第一堂课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600余人,从6岁到14岁,分了5个年龄组。此外,北京新星篮球俱乐部拥有12名教练员,其中10名拥有C级或B级篮球教练证书,一周两次的业务培训也是雷打不动。

  “让体育融入教育,回归本源”,新星篮球俱乐部宣传板上这样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聂华新介绍说,来这里练球也不单是为了减肥、少生病、长个子,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意识到体育对性格的塑造作用。“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自律性,既懂得享受胜利,也学会接受失败,这其实是个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聂华新说。

  让篮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优肯国际篮球俱乐部2011年创立于北京,创始人丁仁海回忆说,当时俱乐部只有3个人,“没有办公的地方,租借了别人公司的两个工位。一开始不赚钱,生源也成问题,都是朋友推荐。”

  优肯的成长轨迹也是青少年篮球的“井喷式”发展的一个写照,如今,这家俱乐部已经有了一支超过150人的中外教练团队,在北京、上海、天津拥有超过60个教学场馆及基地,进驻北京40余所中小学进行篮球课程普及,计划未来3年在全国开设200个教学点。

  优肯采取篮球教学、篮球赛事和国际交流相结合,还有各种主题活动,最终目的是通过篮球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从小喜欢篮球。丁仁海说:“我们一直把体育做成教育,体育里面有很多东西,如团队、沟通、交流,对青少年的性格完善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体育第一是运动,第二是教育,第三是生活方式,这是我们一直倡导的。”

  中国篮协青少年委员会常务委员宋占军说:“中国篮协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关注点是什么?要关注孩子。让篮球走进家庭,让篮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篮球成为学生的锻炼手段。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不是现在,不是当下,而是未来。”

责任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