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评论 > 最新评论 >>  正文

“以民为最贵最重”乃仁政之本

发稿时间:2018-10-12 16: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者:江斌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上映,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围绕着“仁政”这两个字展开,具体谈到“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大问题。

  勤政爱民乃“仁政”之灵魂。《论语·为政篇》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尽心下》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平丘民而为天子。”庄子认为,至于德之世,乃民“甘美食,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孙子兵法》其民本思想更为突出,书中提到战争必须是“唯民是保”的有道之战。故此,以民为最贵最重。

  从政之日,惟知勤政恤民。常言道:“务实为民,好比功积如山,德载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提到,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人民的樵夫”廖俊波,面对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市民广场,没有文化中心,没有像样的桥梁,甚至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政和县,他把为民之事一件件做实,一件件做好;曾在东山县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县委书记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海岛换了天地,让东山岛换了人间;新时代的好干部、“拼命三郎”杨汉军,就是新时代从政者的典范。他的生命长度虽然短暂,但他敢于“吃螃蟹”,能啃“硬骨头”,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初心与姿态,活出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对从政者来说,常思“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自然就不会“人坐安乐椅、影子下基层”;常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然就不会“撞钟钟不响、做事事不成”。

  从政之道,惟知多修政德。“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天下大德,莫过于忠。”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毕生以“精忠报国”为信念,驰骋沙场,屡立战功,最后终于求仁得仁,竭尽忠诚。心中有责,就会严守公德,一路前行。廖俊波在政和工作期间,曾经3天跑4个城市、会见6批客商;杨汉军在生命的最后10天,辗转亚欧5城、行程18000公里、参加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24场、乘坐红眼航班3趟、批阅文件30多个。百行德为先,任政廉为首。包拯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在端州任知州时,整顿吏治,打击贪污,深受百姓欢迎。离任之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政德好不好,关键要看百姓脸上是哭还是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努力新作为,激发了党员干部正德为先、仁政为民的活力。

  从政之要,惟知民心至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眼里就没有你。”长征时期,人民群众把党比作母亲,把红军当作亲人。历经时代变迁,同样是百姓,为什么如今一提到从政者,仍有人把腐败和庸政联系起来?为什么一看到党员干部,还有人貌合神离、行同陌路?为什么一想到党和政府,还有人心存疑虑、泰然自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当年长征胜利,依靠人民;今天我们走在新的长征路上,依然要依靠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都在人民。”无论时代怎么变迁,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既然水的力量如此庞大,那么为政者就当施仁政、善仁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得到更多的实惠。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从政者来说,“以民为最贵最重”就是勤走亲为、脚踏实地,坐热板凳、小火慢炖,淡化物语、不贪不占。如此修行,从政者就是一朵“有德有能之花”、“尽心尽责之花”、“勤政廉政之花”。(江斌)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