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奏响生态协奏曲 奋斗美好新生活

发稿时间:2018-04-26 14: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江西赣州大余丫山,昔日小山村变成花海引游人如织。大余县委宣传部供图

  自党的十九大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以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指示。

  近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走好乡村振兴路,要做好以生态为基数的加法,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加分,为人民幸福生活加码。

  生态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要坚持生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产业发展必须守住生态的底线,时刻秉承生态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留住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江西赣州大余大龙村的丫山便是深刻写照。昔日因“资源不足、发展无路”被列为贫困村的大龙村,近年来如今摇身变成人人艳羡的金山银山。大余充分利用大龙村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结合大余热爱体育运动的优良传统,创新探索出一条“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了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保健、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丫山运动休闲小镇,全国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国家登山基地、国家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先后在丫山小镇落户,一系列全国、全省的登山、马拉松、骑行、汽车越野比赛和青少年户外营地拓展等活动相继在丫山举办。依托生态,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乡愁是乡村振兴路上永远跳动的旋律,生态与乡村文化的交融,便能奏出动听的乡愁之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得为人民创造生态的生活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创新思路,把生态文明理念深植入每一个农民心中。在江西赣州大余县周屋村,在村里创新设立了一个“垃圾积分兑换处”,村民可以把垃圾分类拿到兑换处兑换积分,相应的积分可以置换一些生活必需品。看似不起眼的小举措,既改变了村民过去乱扔垃圾的坏习惯,更无形中让“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植入了村民脑中。让村庄变得“洁净美”的同时,保住乡味,留住乡愁。在江西赣州的大余丫山,大队村部、独轮车比赛、无公害休闲蔬菜种植园等一批原汁原味的“乡味”特色景观、“乡味”娱乐项目、“乡味”美食体验吸引了大批游客。既护了生态,旺了人气,又扶了产业。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需要底气,底气源于内在。乡村振兴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必须不断给农民脑袋“充电”,让农民脑袋“富”起来,内在“实”起来。给农民“充电”要坚持“新旧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传承发扬,更要不断get新技能。要通过农家书屋、村史馆等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身边好人”、“好媳妇 好妯娌”、“文明家庭”等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心中生根发芽,让“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等优良品质美化乡风民风。还要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学习种植、餐饮、电商等新知识,掌握更多新技能。奋斗需要勇气,乡村振兴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就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农民有底气更有勇气。在大余丫山,昔日农民摇身变成网店店主、农家乐老板,荒废的农房变成了单车俱乐部,过去的泥瓦匠变成了驻唱歌手,乡村歌谣唱出了时代新面貌。乡村振兴改变了农民的命运,农民也成长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

  初心不改,奋斗不息。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是,良好生态是支撑点,人民幸福是落脚点。(王燕)

责任编辑:武亚姮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