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曾维尼YETseng,怎么称呼您?”“您有什么想法或需求?让我了解你多一点,看看可以怎么帮助您。”
我是一名保险行业从业者,每天都会接收到天南地北的客户咨询,在日常工作中,以上对话日复一日地发生。
为什么投身于保险行业?我有特殊的经历。30岁时,我不幸患上了癌症,早期癌症的治愈率很高,我在医院接受治疗积极抗癌。然而,麻绳专挑细处断,我还面临着收入锐减的窘境,以及房贷、车贷的还款压力。所幸的是,早前买的商业保险理赔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款项,帮我解决燃眉之急,最终渡过了难关。
自己淋过雨,就想为他人撑把伞,这段经历,让我能共情病患的痛苦。我乐意去帮助那些想获得保障,却不了解保险的人。
商业养老金融的优势,在不同层面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不久前,“优秀运动员终身保障公益项目”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发放,获得巴黎奥运会奖牌的130名运动员成为首批参保人员。这个项目是通过商业保险机制为运动员提供退役后的生活保障,将支持他们年满60岁后,每月领取一定金额的保障金,直至终身。
需要指出的是,社保与商业保险存在互补性。有个冷知识鲜有人知,全国社保基金有进行全球化的多元投资,相关境外委托管理机构的名单,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长期公示。全球化布局、多地区对冲配置,正是中国社保基金常年年化收益率超过8%的一个关键“密码”。
很多人关注香港商业保险,它和内地商业保险存在法律、监管、发展历史、市场运作和产品逻辑等方方面面的差异,总体而言,香港商业保险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数据是,香港保险市场的渗透率排名全球第一,保险密度全球第二。
我时常想,现在不少年轻人愿意买保险,是因为有同样年轻的人在卖保险,同龄人之间更容易对话。年轻从业者看待保险的角度和思维都有革新,用保险来解决需求的方案,更令人信服。
我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年轻人,谈及养老焦虑的很少,更多的是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都想获得资产增值的解决办法。他们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一方面是为了给未来一份稳定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个人资产增值。
投资领域存在“不可能三角”的概念,即高收益、低风险和高流动性,只能择其二。想要高收益、低风险,就得牺牲流动性,得长期持有才拿得住财富。
与时间做朋友,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与其说养老,不如说人们担忧的是长远现金流。保险是用来缔造终身现金流的工具。而我就是给他们递工具的人,帮助他们规划未来,规避未知风险,让往后余生都更明确些。
曾维尼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30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