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嘴上鼓吹“神奇功效” 心里算着消费陷阱

发稿时间:2025-04-11 10:49:00 作者:刘婷婷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电商平台上仅售200元一箱的牛奶,被绵阳“正沃大荒岁月”门店以6000元一箱的价格推荐给中老年人。据报道,近日,有关门店通过讲座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被市民举报。目前,四川绵阳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已对部分讲座内容进行录音取证,初步认定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决定对其立案调查。(澎湃新闻4月7日)

  这些没良心的商家,明目张胆搞虚假宣传,就是欺负老年人不懂网络、不知行情、不设防线。如果经常在网上购物,随手拿出手机,比对一下商品价格,想必当场就能揭穿对方的骗局。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的老年人缺乏警惕,也缺少最基本的维权技巧,这也让那些不法分子看到了挖陷阱、发横财的机会。

  令人不安的是,如此现象并非个案。翻看新闻报道,不久前的一起虚假保健品大案,超3万名老年消费者被骗,涉案金额超10亿元。如今,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陷阱”已发展成产业链,有的冒充医学专家,兜售保健品;有的夸大养生保健服务效果,诱导老年人大额充值;有的以“高科技”之名,贩卖低质产品坑害老年人。这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和长寿心理,打着包治百病的旗号,千方百计诱导老年人购买,肆意骗取钱财。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更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必须下猛药治理。

  对于老年人群体,固然要强化防范意识。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警示教育,走进社区、深入一线,面对面提醒,帮助老年人知晓利害、看清危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沦为不法分子“围猎”对象,不但有生理衰老的原因,更有情感缺失、寄托缺失的因素。之前,《中国青年报》也曾报道直播间诱导老年人高额消费等“坑老”乱象,很多主播的“热情”之高,甚至超过了子女,这也让老年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如果子女常回家看看,给老年人以帮助和慰藉,这个群体也能少上当受骗。

  当然,避免老年人掉进消费陷阱,更为重要的是加大监管力度。为什么这起案件能被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一位市民的投诉,直言不讳这家公司“诱骗包括其外公、外婆在内的众多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对于职能部门,除了接受公众举报,还应主动出击。对那些藏污纳垢、触碰红线的所谓“养生讲座”,更应采取强有力措施,依法严肃查处。

  刘婷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1日 05版

责任编辑:张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