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热点 >> 正文

治理“网络厕所”需要多管齐下

发稿时间:2023-08-16 11:12:00 作者:涂格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发在自己社交平台上的照片,却莫名其妙被别人‘挂厕’了,对方发表了不少贬损我的言论,评论区里也都是对我的人身攻击。我很气愤很难过,却无计可施。”《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网络厕所”的发文内容中,不乏对他人的言语贬低、人身攻击、辱骂等,评论区也是骂战频频。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厕所”的关注者、投稿者和被“挂”者,有不少是未成年人。

  所谓“挂厕”,是指当事人照片、行为或言论被网友投稿至社交平台的“厕所号”,亦称“网络厕所”;而“厕所号”是在二次元、追星族、游戏圈中较为流行的一类隔空喊话式账号,网友可以通过后台向该账号发送私信进行投稿,账号所有者再将投稿以匿名形式发出。

  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暴力,“厕所号”主要集中在亚文化圈中,参与者又多为初、高中生等未成年人,所以不太为大众所关注。但是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一些“厕所”的“脏乱”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其造成的危害更是一点也不弱于常规的网络暴力。“挂厕”行为,不仅会对他人的名誉、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个别甚至还曾酿成自残自杀悲剧,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扭曲着施暴者的三观与心智。

  如何制止这种“厕所文化”,避免负面、消极情绪走向极端化,是各方亟待思考的问题。鉴于此前公众及监管部门对于“网络厕所”的关注不够,所以加强网上监管力度是必要的。这方面相关部门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各方也给出了很多建议,比如不断优化完善敏感词处理系统,让违规内容无法发布;完善专门的举报渠道;适当增加处罚力度和措施,对于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厕所”文化参与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等。

  除了加强监管之外,还需要关注“厕所号”产生的社会心理。面对工作和学习中的压力,年轻人需要宣泄负面情绪,对此,加强线上监管只是一方面,线下也需要发力。比如,主流文化包容各种亚文化的同时,有必要进行底线约束;对于“网络厕所”的主要参与群体,学校、家庭、社会、媒体等各方力量都有责任对其多加关注、善加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扰,以实现标本兼治。

  涂格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