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为什么总有人心甘情愿当“尾款人”

发稿时间:2020-11-04 08:25:00 作者:张晓雨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今年的“双11”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根据规则,“双11”在10月下旬开启预售,消费者可分两波付尾款。规则还是老样子,先付定金再付尾款,大部分商品提前付定金将享受更大优惠,后期不补尾款,定金不会退回。

  不过,不少人或许已体会到“定金一时爽,尾款火葬场”的滋味:付几十块定金时干脆利索,感觉什么都买得起;轮到付尾款时,却只能告诉自己,加油吧!接下来努力“搬砖”挣尾款。“尾款人”,一个快乐而心酸的梗就这样诞生了。

  “双11”高额交易数据背后,是无数“尾款人”在买买买。同此还产生其他新梗:说好的理性消费,没想到陷入“李姓消费”;我晒的不是订单,而是为自己的冲动埋单;“双11”付完尾款后的我,“依萍如洗”;各位尾款人别着急,冬天的第一口西北风就要来了……

  “双11”期间,熬最晚的夜,付最多的尾款,而第二天早上起来,刚下单的快递正在路上,等待中享受快乐。在电商平台的预售规则下,钱,该花花,梗,该造造,日子还是照常过,这似乎也成了年轻人的生活哲学。

  人们在“打工人”与“尾款人”之间切换身份,痛并快乐着。付定金时感觉赚了整个世界,付尾款时又觉得整个世界“塌”了,紧接着第二天,再通过努力工作填补付尾款欠下的窟窿,然后迎来新生活。不少年轻人现有的消费能力不足以满足购物欲望,借着“双11”活动,在定金与尾款上精打细算,为自己添置生活用品,拍下购物车里躺了好久的衣服,即使短暂地成为“尾款人”,也足够快乐。这也是为什么,每当“双11”到来,总是有人似乎心甘情愿地“沦”为“尾款人”。

  同时,一张张尾款清单,是年轻人与外界互动的窗口,在挑选商品和购物过程中,他们也找到了契合的圈层,并在其中展开社交。借助消费,年轻人寻找自我、释放焦虑。

  有人说,“尾款人”疯狂“剁手”,有些冲动消费,但从热搜榜上“清空购物车”“冲啊尾款人”等话题来看,在这场全民购物狂欢中,“尾款人”熬夜下单,似乎甘之如饴。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通过消费,来置换一份简单的快乐?

  对于很多人而言,努力“打工”“搬砖”,就是为了在付下定金、成为“尾款人”的那一刻,能够更加从容和自洽;而长长的账单和未结清的尾款,也激励着“打工人”。尽管面临怎样的购物规则,甚至遇到“套路”,这一场购物都在制造着狂欢。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剁手”虽然一时爽,但还是要保持理性,看清过度消费可能带来的生活负担,才能真正享受消费带来的畅快愉悦。

责任编辑:何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