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评论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被逼婚17岁少女有权用知识改变命运

发稿时间:2020-08-11 08:41:00 作者:王钟的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近日,广东茂名“举报父母逼婚”的17岁少女小闲(化名)收到了自己的中考成绩:482分。这个分数超过了当地高中最低录取线100多分。小闲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对这一成绩并不是特别满意,具体上什么学校还没有考虑好,以后她想去大一点的地方学习生活。

  作为未到法定婚龄的未成年人,小闲此前遭到父母“逼婚”,差点与年长她5岁、只见过6次的邻村男子“结婚”,还拍了婚纱照。在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同龄人眼中,这一幕画面既是荒诞的,也是陌生的。然而,这也是小闲这样的农村少女身上真真切切遭遇的现实。值得庆幸的是,在婚礼前一天,小闲鼓起勇气向当地妇联寻求帮助,有关部门当天即介入处置,叫停了这场违法的婚姻。

  暂时逃离“被逼婚”的命运后,小闲的下一步何去何从,才是她能否真正告别荒诞命运的关键。很快,她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复学并报名参加今年的中考。对于阔别校园和学习状态已有数年的小闲来说,这一决心下得并不容易。虽然,她的中考成绩并不足以被心目中理想高中录取,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注定让她的人生有所不同。

  尽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再加上多年来的宣传教育,类似“17岁少女被父母逼婚”的事件越来越少。可是,任何个案降临到个体身上都是痛苦的。对小闲来说,摆脱父母的无理控制,勇敢地向有关部门举报非法婚姻,或许只在一念之间。人们也不免会忧虑:或许还存在许多像小闲一样的青少年,无法摆脱家长的控制、封建陋习的羁绊,不得不向现实屈服。

  如何让更多的“小闲”敢于发声、勇于维权,打破强加于其身上的婚姻镣铐呢?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教育。人们常说教育改变命运,这通常被理解为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来掌握谋生技能,打开社会阶层上升的通道。在小闲身上,人们则看到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另一个维度,那便是以自己习得的知识捍卫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扭转强加于人的不公。

  尽管受限于各种不利条件,小闲却始终没有放弃任何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向网友借钱报补习班。这种对知识孜孜以求的精神,与她反抗逼婚的形象,形成一种精准的契合。不是所有人都有良好的身世,都有一个幸福完满的原生家庭,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学习扭转命运而面临各种现实阻障的青少年,社会应及时做好承接,不辜负每个年轻人的上进心。

  根据媒体报道,小闲有个真心爱护她的爷爷。爷爷带她从小读报,有时候还检查她的作业。小闲做出继续求学的决定,也跟这个相信“知识改变人生”的爷爷的引导密不可分。从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出这位爷爷逻辑清晰、思想开明,不遗余力地支持后辈接受教育。一个人能不能在人生最宝贵的时候接受良好教育,离不开家人的鼓励。在这一点上,小闲的父母无疑是“不及格”的。

  小闲能够走上举报父母逼婚的道路,还来自于朋友的建议,这也说明这些年的普法和权利意识教育深入人心。事件曝光以后,舆论场上很多声音表达了对小闲的支持,而没有认为其举报父母是“忤逆”。这恰恰说明,保障包括婚姻自由在内的公民合法权利,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共识。社会支持像“小闲”这样的少男少女,他们迈出的维权之步就更有力,因维权遭受的舆论压力也越轻。

  在采访中,小闲表达了去“大一点的地方学习生活”的愿望。我想,这不仅是对良好成长环境的向往,也是希望摆脱封闭、逃离“逼婚”土壤的真诚呼声。当然,不管是在“小地方”还是“大地方”,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不再遭受被逼婚的痛苦与无奈。从根本上看,铲除滋生逼婚等封建陋习的土壤,加大教育投入是不可缺失的一环。教育不仅消除愚昧,也打开新的人生。

  希望所有有志于改变不理想环境的年轻人,都能把命运攥在自己的拳头里,让努力的脚步引导未来。

责任编辑:朱浩天 见习编辑:何洌